Fitbit收购Pebble 智能表元祖将退下历史舞台
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周三(7日)宣布,将收购全球第一只智能手表制造商Pebble。不过Fitbit只收购Pebble的特定资产,包括核心员工、软件和硬件开发方面的知识产权,收购结束后,Pebble将不会继续生产智能穿戴装置,正式退出市场。
根据彭博社报道,全球智能穿戴装置龙头Fitbit,将以不高于4000万美元收购Pebble,但收购协议不包括Pebble债务以及其他公司资产。Fitbit行政总裁詹士朴(James Park)称,收购将有利于Fitbit强化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Pebble约四成员工将会继续为Fitbit工作,据报当中大多为软件工程师,不过Pebble界面设计及硬件团队则未能获得Fitbit的工作机会。由于公司不复存在,员工所持有的Pebble公司股份亦很大机会成为废纸。Pebble公司网站发声明,表示所有产品运作如常,但Pebble的功能和服务在未来将有可能被削减,而维修保养服务亦由即日起停止。
Pebble创始人兼行政总裁米基科夫斯基(Eric Migicovsky)表示,收购结束后Pebble将停止运营,而他也不会继续留在公司,将前往专门投资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任职。
由于多种原因,Pebble不能再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继续运营。为此,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关闭公司,不再生产Pebble产品。
行业领头羊黯然落幕
Pebble曾经是智能穿戴设备领军者。2012年4月,Pebble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以世界上第一款智慧手表的身份发起众筹,希望筹集10万美元,但最终它经网站募集超过1000万美元,并收到8.5万多份订单,更成为KickStarter创立以来最成功的融资项目,成功带动摩托罗拉、三星、苹果在内的诸多科技巨头纷纷入局。2015年3月,Pebble团队再次在KickStarter第二代手表Pebble Time发起众筹,最终筹得超过2030万美元,远超当时定下的50万美元目标。
可惜好景不长。伴随市场逐渐饱和以及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自2015年中期Pebble逐渐走向没落。Pebble经过多次降价后仍未能成功刺激销量,2016年初公司裁员25%,现在Pebble更正式退出智能穿戴市场。
智能穿戴同业面临危机
而在Pebble销量急剧下滑的背后,智能穿戴装置同业也是惨淡经营。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公布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表出货量为270万部,比去年同期减少51.6%。当中苹果的Apple Watch出货量跌幅最大,同比减少71.6%。所有类别和所有价位的可穿戴设备销售都在放缓,小米健身手环的售价仅为99元,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估计,第三季度小米手环销量仅增长4%。
作为行业龙头,Fitbit自然不能幸免。在11月3日宣布调低销售目标后,当日股价一度急跌34%,纵观全年Fitbit股价就从高位32.34美元下挫至12月7日收市的7.97美元,降幅达75%。与Pebble同病相怜的还有Jawbone。它是曾红极一时的智能手环生产商,由于资金不足及销情不如以往畅旺,如今亦面临被卖盘命运。
有鉴于此,不少曾大量投入可穿戴设备的公司也都调整经营策略。微软暂停智能手环的研发,Google已宣布智能手机界面Android Wear 2.0正式版延期至明年。曾经备受追捧的Moro Watch也推迟新款智能手表至明年上市。
IDC分析师Jitesh Ubrani表示,目前情况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部智慧手表。然而部分厂商依然还对智能穿戴行业充满信心。路透社引述苹果行政总裁库克(Tim Cock)指,Apple Watch近期销售量远“超出预期”,部分公司退出市场亦有助于减少竞争,提振智能穿戴行业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