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或将车用芯片加价 全球半导体短缺缘于汽车业错估需求?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全球芯片供应严重短缺,汽车业首当其冲,德国、美国和日本罕有向台湾求助,期望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简称台积电)增产填补缺口。台积电等台企据报计划加价15%应对。到底这场“芯片荒”是缘何而起?

一切要从汽车制造商错估需求说起。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汽车需求急跌,汽车制造商因此大幅削减芯片订单。根据彭博社报道,到了第三季,有芯片代工厂预期需求即将反弹,提醒顾客增加订单,但车厂无动于衷。

到头来车厂要加单,但芯片商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忙于应付电子设备制造商的订单。疫情期间,手提电脑需求大增,居家办公带动云计算服务和背后数据中心的发展。加上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等纷纷推出5G设备,所使用的芯片较4G设备多四成,导致供应更加紧张。

新款汽车功能愈来愈多,加入娱乐和自动驾驶等卖点,所需芯片数目也愈来愈多,供应链变得愈来愈复杂。可是,汽车制造商倾向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以较少的库存维持高成本效益,一时未能应付需求急增。加上美国将中芯国际列进贸易黑名单,全球供应再减,福特、丰田、日产和快意佳士拿(Fiat Chrysler)被迫减产。

图为2019年8月2日,日本丰田汽车展出旗下车款。(美联社)

短期内问题似乎难以解决。《华尔街日报》引述分析师和行内高层指,短缺问题较严重的不是最新的芯片,而是较旧和较便宜的芯片。旧款芯片虽然需求仍然愈来愈大,但利润不太可观,因此制造商倾向投资生产线制作新款芯片。即使制造商愿意大洒金钱增加新的芯片制造机器,但过程长,实在难应付燃眉之急。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会长布伦特(Matt Blunt)表示,芯片起货期约为三个月,意味影响或会持续至第三季。台湾联华电子的财务总监刘启东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访问时也指,工厂已经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难以短期间内增产,不清楚何时能解决短缺问题,要建设生产线也需时半年以上。如果问题持续,车厂一方面因为短缺而减产,另一方面或因为芯片制造商加价面临成本问题,消费者最后也无可避免承受延迟收货和加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