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德媒:为何北京敢于对堪培拉下重手

撰文: 聂振宇
出版:更新:

澳大利亚和中国由于一张讽刺澳大利亚军队在阿富汗杀害平民的合成图片而陷入口水战,德国媒体12月3日分析为何中国此次敢于对澳大利亚下重手?

中澳关系被指陷入历史冰点,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差,经常发表涉华负面报道。(Reuters)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Twitter上发布一张漫画,以此来讽刺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滥杀平民事件。

在这则推文出现不久之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电视直播中要求赵立坚撤下图片,并要求中国政府道歉。但是莫里森得到的是中国方面更加强力的反弹和另一张讽刺画作。

“为何中国此次敢于对澳大利亚下重手?”德国之声12月3日指出,在堪培拉的政治圈内有意见认为,即便是赵立坚发布令人无法接受的图片,莫里森也不应直接回复,而是应该让澳大利亚外交部官员回应。专家表示尽管现在两国交恶,但在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时期澳大利亚仍旧需要中国市场来恢复经济。

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中心(the Asia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卓少杰(Sow Keat Tok)博士称,莫里森的回应是一种“没有选择”的回应方式。“他从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出来后第一次面对记者就被问到这个问题,他当时非常恼怒,是本能的一个回应,他要求撤销图片、要求中国外交部道歉,这些都是不实际的要求,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反应”。

中澳贸易争端:中国与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关系变差,最受害的还是出口商以及消费者。图为2020年11月16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名男子在饮用葡萄酒。(AP)

如何才能巧妙向北京低头

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森“深思熟虑”的反应没隔多久就出现了。莫里森依旧要求中国方面撤图道歉,但也用另一种方式在管控两国间的危机。莫里森12月2日在联盟党党团会议上说:“不需要进一步放大,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和中国)创建对话,使我们能够稳定解决问题”。

美联社提到,莫里森12月3日继续为中澳两国外交口水战降温,用较为和缓的论调在堪培拉对记者说,他的目标是让两国“愉快共存”。

2020年12月3日,莫里森说“我本人以及我所在政府的立场是寻求建设性的接触,与中国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这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Reuters)

卓少杰分析说,“莫里森在给自己一个退路,他软下来是让自己能够婉转退出这个争论,把它交到外交部门手里。不过澳大利亚对华的对抗策略不会出现战略性的转变,中国对澳大利亚也已进入了战略对抗”。

由于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经贸利益和国家力量上存在悬殊差异,卓少杰认为莫里森政府如何能够“在不显示自己‘服软’的情况下‘服软’”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