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重要?马其顿青年靠老作日入2万 两招写疯传假新闻
美国大选期间,有不少假新闻在互联网上涌现。这些假新闻原来有不少来自大西洋对岸,马其顿几个青年的手笔。这些假新闻被疯传,令青年最高峰时期可日入3000美元(约2.3万港元)。
制作假新闻饱受批评,Google及Facebook亦着力打击,然而马其顿一个小镇却视之为一条财路,以此赚取高薪。马其顿小镇韦莱斯(Veles)在去年就建立了至少140个美国政治网站,借着特朗普支持者的狂热带来商机。其中数名青年接受Buzzfeed访问时坦言,他们毫不在乎特朗普,而自己的出发点纯在于经济动机。
手法一:煽情标题 投其所好
假新闻作者亦指,要为网站带来更多人流,Facebook广传不可或缺;而要在Facebook上得到青睐,则要针对特朗普的支持者,发布煽情甚或错误的内容。作者从美国右翼网站中综合甚至抄袭消息,改上煽情的标题,尽快贴到自己的网站上,然后分享到Facebook上以带来流量。愈多读者透过Facebook进入自己网站,作者可以在网站上卖广告位赚取愈多收入。今年年初,韦莱斯小镇亦有经营左倾或倾桑德斯的网站,然而受访者指依然是特朗普的新闻收视最理想。
其中一名管理网站的大学生承认:“对,网站上的资料是差劣、虚假且误导的,但想法是‘如果这会令人按进去并有反应,就用它吧’。”
手法二:翻炒旧闻当新闻
由小镇韦莱斯网民管理的donaldtrumpnews.co,近日又有假新闻发布。网站声称特朗普当选后,福特汽车把生产线从墨西哥搬回俄亥俄州。虽然这的确是事实,但却发生于2015年,网站却把消息当成新闻发布。CNN于2015年八月,以〈福特把卡车生产线从墨西哥搬回俄亥俄〉为题发布新闻。假新闻网站在特朗普当选后数日内,一字不改地复制CNN旧闻报道,却加上“自特朗普当选总统”等字眼,在Facebook等社交互联网上疯传。然而若在Google搜寻该宗新闻有关字句,则会搜寻到CNN原文,令读者因而得知文章真实发布日期。
纵然如此,假新闻在Facebook上依然成功“呃like”不少,据网站Trendolizer统计,单计其中一条假新闻,已于Facebook上获得约16万赞好。
慎选语言及资讯 方便社交互联网广传
据Buzzfeed统计发现,在Facebook上选取3个政治立场极右的专页,与3个极左专页比较,发现极右专页带有较高比率的假新闻,多出约9个百分点。然而这些专页在社交互联网上拥有极大影响力,甚至比传统媒体更为广传。《纽约时报》于八月报道指,这些专页“开始建立及调整政治新闻的取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资讯,利用最有效的技巧,以及使用来自社会运动、倡议组织及传媒的修辞语言,组合成全新而有力的混合体。”
真假无分别 相信则成事实
《君子》杂志的作者皮尔斯(Charles P. Pierce)认为,假新闻对政治的影响甚大,令资讯与伪资讯、事实与狂想等之间并无分野,“这一切都被视为同样有根据,因为在这政治体系内的人,并无能力或意欲去分辨。”然而对不少人而言,社交媒体是他们主要的资讯来源,影响他们对世界及政治现况的观感,就正如皮尔斯所言:“只要够多人相信,任何事都是事实。”今年牛津字典所选的年度词语或许正正是这个年代的写照——后真相(post-truth),意指“于营造舆论之上,相较情绪或个人信念而言,客观事实已较不重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