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故事:秋天蜘蛛特别肥 炎夏令罪案率上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出自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西风颂》的名句,透过四季循环的道理,鼓励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不要放弃希望。其实描写人类与季节关系的诗词又岂止这首?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阳春时节送别友人时的伤感情景,皆表明自古以来大自然在人类生活占重要的地位。有否想过四季变化背后,蕴含许多有趣的冷知识?
光污染让春天来得更快
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科学期刊《皇家学会报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一篇研究指,生长在英国灯光较亮城市的树木,平均提前了7.5天发芽,因为城市明亮的灯光会让树木误以为春天已到而提早发芽,为万物带来早春,这行为还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动植物。
研究团队在过去13年,透过各城市志愿者每次行经枫树、橡树、水曲柳和山毛榉树所记录的变化作数据分析,显示城市扩大正给自然界增添压力,导致自然界产生意料之外的变化。就以冬蛾幼虫为例,牠们的生命周期和季节变化同步,提早发芽的树叶在牠们出生时已过分成熟,产生一种带苦味,名为“丹宁酸化合物”(又称“鞣酸”,Tannin compound),抵挡毛虫和其他食草动物的侵害。幼虫可能会因不能吃到最新鲜多汁的嫩草而调节其繁殖及孵化的时间,而部分鸟类的生育周期亦会被打乱,因牠们就着幼虫孵化的日子下蛋,确保后代有充足的粮食。
热力引发更多罪案
统计显示,2002至2009年期间纽约市夏天时的罪案数字明显上升,有专家为酷热天气与罪案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感到炎热的时候,会更容易被激动争执,因为肾上腺素和睾丸激素水平会随温度上升。
然而,温度最高那天,并不代表就是犯罪率最高的一日。两位研究美国明尼苏达州(Minnesota)天气长达两年的心理学家发现,当温度超过华氏75至80度(摄氏23.89至26.67度),犯罪率便下降,因人们易生气的同时,炎热的天气亦会增加不适感,导致他们躲避或逃离“焗炉”。当然,这研究不能以偏概全,因罪案数字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时间(罪案多于晚间发生)和地点。后来亦有研究指犯罪率下降的标准温度应上调至摄氏29.44度或以上。
意味着更大的蜘蛛出没
秋天是蜘蛛繁殖的季节,乍暖还寒的天气是牠开始寻找伴侣的日子。因此,秋天会更容易发现蜘蛛出没。雌性蜘蛛会因怀孕而看似“变胖”,而这活动的高峰期也代表蜘蛛会结网大肆捕食昆虫,导致发胖2至3毫米。温暖的夏天亦会增加昆虫的数量,让牠们很容易捕获猎物,踏入秋季时已收集了丰富的食物育肥。其实蜘蛛丝扮演的角色多得很,其腹部7个不同的丝腺,可以因应需要产生不同性质的丝。它可以被织成网用来捕猎,亦可喷向空中,成为借助风力带动蜘蛛飞翔的工具。雄蜘蛛会用蜘蛛网为雌蜘蛛准备一间“闺房”,牠们在寻到雌蜘蛛前织出小小的精网,并将精团释放在内,再以触肢前端膨大部分吸入暂存,待寻得伴侣后才注入其腹面前端的外雌器使其受孕。
盛传蜘蛛交配后,雄蜘蛛会被雌蜘蛛吃掉,但其实只有部分蜘蛛会这样做,新的研究显示雌蜘蛛会否吃掉雄性,要视乎其天生的性格是否较具攻击性。
地球在冬季最接近太阳
原来地球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是决定气候冷暖的主要因素。 每年离太阳最近那一天(约1月2日至5日)和最远那一天(约7月3日至5日)只相差约500万公里,这个距离对于地球获得太阳热的影响不是太大。 决定地球上气候冷热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对地面照射的倾斜程度。
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愈厉害,地面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热量就愈少。冬季照到北半球地面上的太阳光,完全是斜射的,又加上日短夜长,所以天气变得严寒;在夏季,太阳光却比较接近于直射,而且日长夜短,因此天气酷热。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