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过垃圾” 臭到呕“尸花”纽约公园内十年首绽放

撰文: 陈康怡
出版:更新:

美国时间7月28日,大批市民涌到位于布朗克斯区(Bronx)的纽约植物公园,欣赏一朵臭得令人作呕的花。这朵名为“尸花”的巨型花朵在当地公园种植了约十年,今年是首次开花,且时间很短,一般只维持24至36小时。人生有几多个十年?为记录珍贵的过程,本篇尝试搜集民间讨论,并把资料及照片结集成日记,希望捕捉这令人感动的瞬间。

每次尸花只开24小时至36小时,非常珍贵。(美联社)

倒数4天 资料搜集的开端

“尸花”正式学名是“巨花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又名“泰坦魔芋”(Titan Arum),来自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是世上其中一种最大的花。它之所以被称为“尸花”,是由于盛开时会散发着一股类似尸臭的气味。这气味就是尸花的繁殖途径。庞大的花苞展开后,呈现出红紫色的内部,配上恶臭的气味,便很容易让苍蝇等腐食昆虫误以为它们是动物尸体,引诱牠们靠近后便可传播花粉。喜欢吃动物粪便的昆虫,如蜣螂(又称屎壳郎、粪金龟)也是传播媒介之一。另一种生长于南非的草本植物Ceratocaryum argenteum,就是通过模仿动物粪便,欺骗蜣螂来帮助自己传播种子。两种植物虽属不同科,但同样是模仿大师,精湛的“化妆”及演技,轻易瞒过大自然分解功臣的法眼。

倒数3天 网上直播

预测开花的时间难度颇高,植物园的Facebook公布的时间为24至25日之间,可是,截至当晚为止尸花仍未开花,不少市民感到失望。为抚平民众焦急的情绪,当局设立网络摄像镜头,为全城直播花儿的动静。

其实布朗克斯在1939年,曾经把尸花列为代表这个区的花朵。不过,由于不想令人把“布朗克斯”和“臭”联系起来,政府在2001年改以貌似百合花的萱草(Daylily)取代。

虽说尸花每十年左右盛开一次,但亦要视乎环境能否让它储存足够能量盛开。上一次的花期是2006年,但自1939年二战开始后至2006年期间,没有开过花。

倒数2天 诱骗的工具

有网民形容未开的尸花外表像一条法式长面包。花瓣如裙子般把中央的肉穗花序(Spadix)包围。大家看到的“尸花”,正确来说不是一朵单一的花,而是由许多小花集合而成。花朵本身非常细小,密集地覆盖着庞大的肉穗花序。 开花时,肉穗花序的尖端能散发热能,模仿尸体余温之余又有助气味扩散,吸引昆虫。 可是,这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尸花不能长时间盛开。到底尸花如何造出腐肉般的臭味?结果发现,林堡芝士(Limburger cheese)中的二甲基三硫化物(Dimethyl trisulfide)、气味如腐鱼的三甲胺(Trimethylamine)、闻落像臭袜的异戊酸(Isovaleric acid),还有大便的气味主要成分,吲哚(Indole), 难怪被问到底“尸花”有多臭时,曾观赏的人指比垃圾更臭。

花苞开后呈现红紫色的内部,配上恶臭味,很易让苍蝇等腐食昆虫误以为是动物尸体。(Getty Images)

倒数1天 闷热气氛中等待

植物园终于公布尸花的预计开花日期为7月28日至31日, 网上的直播可见花瓣仍包裹着花序轴,但看起来已稍微像一个大白菜。纽约植物公园为让更多市民目睹开花的情景,表示会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8时。值得庆幸的是, 尸花似乎并未因纽约的酷热天气影响生长。民众继续观看直播,留意尸花的最新进展。

开花的一刻 绽放热力与恶臭

7月28日下午4时左右,尸花终于开花!花瓣与肉穗花序稍稍分离,如荷叶披肩的少女勉强露出肩膀。 植物园门外大排长龙,大批市民及游客等候观赏及体验尸花的“魅”力。花朵受成人欢迎多于小童,一位小男孩到达臭气熏天的现场时说:“爸爸,这里好臭,我想离开。”兴奋不已的父亲回答:“等等,爸爸只想拍一张照片,可以吗?”这时,一名职员出来向市民介绍:“假如你用手触摸花朵,会发现仿佛在摸一个感冒发烧的病人。因为尸花释放的热力除让气味扩散,还会刺激附近物质分解,产生更多热能。”

华府的国家植物园及佛罗里达州的两朵尸花,亦刚好在近日散发光芒。职员打趣说,几朵尸花的开花时间接近,可让昆虫在不同花园之间传播花粉。可是,尸花的授粉过程绝不容易。花粉必须到达4英呎深(约1.2米)的子房,且不能空降,必须通过一道小侧门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再者,苍蝇、蜣螂这类传播者不能飞太远,故各地公园之间的交叉授粉机会甚微。难怪有人把熊猫与艳丽的尸花扯上关系,两者非常受公众欢迎,却又极难繁殖,需靠人工培育才能让数量增多。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