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Live故我在】超无聊?直播水氹万人观赏 何解又闷又期待
7月7 日,黑人卡斯蒂列罗在私家车内遭白人警员枪伤,其女友雷诺兹在Facebook直播整个死亡过程,片段掀起全国示威,更引发得州达拉斯杀警案。2016年,至少有14万人一同在“核心外围”看黎明直播演唱会,一起与“忌廉哥”道别,还与美斯一同感受美洲杯上的挫败。随直播技术进步,我们都可借助旁观者的眼睛,带我们到突发事件现场。我们从直播的各个参与者、各个不同的角度,以环回视角探讨直播文化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撰文:高紫恩、李骏生
一刀不剪 观众享受期待的煎熬
直播主把生活经验呈现于观众眼前;观众则安坐在电脑前,闯进入不同的频道,抱住期待的心情感受另一种世界,追看下一秒的意料之外。城市人的节奏明快,或者没有耐性等待,不过,直播却让观众追看。过程才是引人入胜的地方,挑起观众追看的瘾。
美国趣闻网站BuzzFeed于2016年4月在Facebook直播了一个实验,在西瓜不断捆上橡筋,测试西瓜何时才会爆开。虽然这并不是新鲜事,在网上早有不同版本的实验,由西瓜到椰子都有,但实验在Facebook上直播,到最后西瓜爆开的一刻,共有逾80万观众观看。
怨浪费时间 却欲罢不能
两名工作人员由第90条橡筋开始,工作人员一直小心翼翼,看到他们被橡筋弹到,也身同感受觉得痛。过程中,西瓜慢慢变形,每次多加一条橡筋都心惊胆颤,到后期,两个工作人员站得老远,到西瓜爆开才如释重负。片段长45分钟,途中不少观众已在抱怨浪费了时间,但却欲罢不能,“我想停止,但已看了10分钟”,网民又带点后悔,“丈夫回家问我今天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他能否明白,但当我一开始追看后,便不能自拔,无法停止。”
直播不能“飞”到结果,让观众一同感受紧张的气氛,细致刻划整个过程,牵引观众等待西瓜爆破的一刻。直播由拍摄前已计划好内容,西瓜到最后会爆开,相信观众都能估计到。猜不到的只是要等多久西瓜才会爆。观众重视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直播水氹 期待创意“过潭”方法
没有计划的直播,未能预知结果。下一秒发生什么事件,便要看下去才知道。英国纽卡素一名市场策划公司Drummond Central办公室员工里彭(Richard Rippon)于1月时用手机直播程式Periscope直播从窗外看的一个水潭,结果在最高峰时引来约2万人次观看,连Twitter行政总裁多尔西(Jack Dorsey)都贴上片段连结。
水潭并无特别之处,只是片段可见路人反应不一,有人摆放“小心地滑”的黄色牌号;有人大力一跳跨过水潭;有人带同床垫和气垫试图游过水潭。里彭指:“我想所有人享受看的,是不同人利用不同方法跨过水潭。”片段长达6小时,但到将近终结时仍有1.7万人在观看。平平无奇的水潭也引来用户观察路人自然的反应,期待他们用有创意的方法过水潭。
借他人之眼 如同亲身经历
观看直播时带来的,是一种体验和经历。内地观众Tommy向记者说,他喜欢在虎牙平台上看“Miss”的打机直播,她在“英雄联盟”的全国赛事排第三名。不过,他本人没有玩“英雄联盟”:“打机要用太多时间。”旁观他人打机便获取了一种经验。他也会看野外直播,看直播主晚上到山林游玩,采摘植物,也得到一个冒险的经历。
直播主就是有本事让人追看节目。Eric在芸芸直播节目中只看在直播平台Twitch上打机的达哥,他忆述最初同学介绍说:“网上有个直播,把恐怖游戏玩得像搞笑游戏般。”达哥本人便是直播节目的灵魂,节目充满他强烈个人特色,他说最喜欢达哥的旁述,又赞扬他说话富感染力,让观众放声大笑。“上一秒说自己打枪机好劲,但输了却‘赖’游戏有漏洞。”达哥还会不适当地引用中文诗句,引得聊天室观众讨论。
直播最大的特点便是互动性,在直播节目旁边一栏,网友的留言不断弹出。虽然留言太多,直播主未能每个回应,但其他观众与你同声同气,Eric举例说:“达哥说自己懂得日文,胡乱翻译游戏文字,观众便会话他。”即使你不发一语,也知道观众与你同在。
直播平台带来一种体验,借来他人之眼。观看直播节目让人预计不了下一秒将发生的事,抱着期待的心态追看,又同时与其他观众一同目睹事件发生,在同一空间表达当下的感觉。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