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赤裸的年代 谁为私隐定分界?

撰文: 陈奕谦 李骏生 李蔼明
出版:更新:

激起千重浪的一石,由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投出。调查去年加州枪击案的人员取得枪手的iPhone 5C,不过私隐设定10次错入密码会资料全毁,令他们束手无策,得物无所用。入禀地方法院的FBI二月请出尚方宝剑“全令状法”,下令苹果公司研发程式,容许他们无限次试密码。不过苹果总裁库克(Tim Cook)不买帐,狠批当局侵犯普通用户私隐。库克认为一旦开发FBI所要的程式,将会“等同癌细胞”,置其他iPhone于风险之中。

对簿公堂,原本以为要上演一场大斗法,岂知剧情峰回路转,FBI在第三方协助下解开枪手iPhone,不再需要苹果公司协助,于是撤销诉讼。盛传得以色列公司Cellebrite相助的FBI既取得资料,高举私隐优于一切的苹果亦不用屈服,似乎是大团圆结局。不过官司结束,却不代表科技私隐的张力就能消解。直指诉讼案“根本不应出现”的苹果,声言会知道当局的解锁方法,堵塞漏洞,令iPhone保安更密不可侵;另一边厢FBI又同意为阿肯色州政府解锁谋杀案凶手iPhone。

剧情发展下去,固然是科企与政府的博弈,但较之更重要的是苹果解锁案揭示出的社会现象——对私隐的看法甚至理解,原来含糊不清,莫衷一是。

美国政府得第三方协助,解开枪手的iPhone,撒回与苹果公司的诉讼。(getty images)

人人都在谈私隐 却不求甚解

FBI取得法院支持之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访问了1002名美国人,51%认为苹果应要解锁,反对的人亦有38%,大都是以保障私隐为由。社会不但没有一致看法,问题是连怎样才算保障私隐,其实人人的取态都甚不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研究发现,有人会说“私隐无关重要,不在考虑之列”,年轻人更认为要在Facebook上分享个人生活,才能建立身分,与别不同。但成年受访者对银行帐户等资料都很小心,为免“火烧连环船”,甚至有人拥有多达40个网上密码,要开一个文件档记录下来。不过即使是“小心派”的受访者,对通话资料的处理也很不谨慎,反映出他们对私隐的态度含混不清。

美国哲学家佩里(John Perry)指出,私隐两个面向的共通点在于,都关乎归根究底其实何之为人。佩里认为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活动,为了守护人的独特及自主,所以人类需要私隐。但随着GPS普及、摄录镜头四处可见,科技夺去个人空间,英国巴斯大学资讯系统教授约翰逊(Adam Joinson)形容这现象为“电子挤塞”。

或许,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人似乎乐于拥挤,不介意日渐失去私隐。

研究指出,多装几个监视镜头其实对打击罪案的作用不大。(getty images)

老大哥在看着⋯⋯罪犯

最叫人失去私隐的,莫过于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由逾半世纪前的奥威尔小说《1984》,老大哥在看着所有人,到2002年的电影《未来报告》,用科技读取民众思想,罪犯未出手已经落网;到3年前斯诺登揭发美国中情局监听计划,可以大规模截取网民社交通讯。不少人心目中最威胁私隐的,从来都是政府。但在衡量利弊之时,私隐往往都不及社会安全重要,看闭路电视有多普及就知道。由地铁到商场,巴士到商厦,总有镜头在左右,英国更以网络规模大见称。

事实上研究指出,多装几个监视镜头其实对打击罪案的作用不大。以伦敦市为例,每1000部闭路电视才能逮捕一名罪犯。但有时又功不可没,就如布鲁塞尔恐袭中,机场闭路电视拍摄到三名疑凶;又或香港的刘进图遇袭案,警方凭闭路电视追缉骑电单车的两名疑犯。加上走在镜头之下感觉较安全,所以没有谁会主张摒弃此做法。

不只是镜头,不少工作亦会以安全为名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医疗记录。去年德国之翼航班失事后,英国《泰晤士报》以《德国执著私隐让致命机师驾驶》为题报道,直指空难酿成的原因,在于当地太过保障私隐,所以不知道肇事的副机师卢比茨(Andreas Lubitz)患有抑郁,要服用心理治疗的药物。

在社交媒体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拥有私隐。原因在于他们分享自己,却只换来一堆别人的资讯,而得不到真正的人际关系。

互联网打通一切 便捷重于私隐

放弃一点私隐不但换来社会安全,更可以令生活方便。个人电脑记住不同网站的密码,登入方便;大小档案储存在云端之上,无论身在何处也能取用;GPS自动导航,不再担心迷路。

近年更兴起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各种物件都连接到互联网收发讯息,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可以完全打通生活中的一切联系。身在公司,但想检查家门有没有锁好或看看家中宠物,连线就可以;哪里有位泊车,哪间餐厅有位吃饭,手机上一目了然。《物联网革命》作者里夫金(Jeremy Rifkin)相信,21世纪云端网络连结生活所有层面,省却不少功夫。

以前生活的一步路、一个动作,都只是一刹那的事,转瞬即逝。但进入数码化的生活,衣、食、住、行几乎都留下了足迹。GPS可以记录全日行踪;用八达通一翻查,就知道乘车去哪里或买了什么。电子道路收费计划亦会收集个人资料,计划在1980年代的香港因为私隐问题而不可行,但今时今日,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GPS,没有人会介意暴露位置,电子收费就自然变得可行,在月前咨询公众。

私隐的重要性,似乎在这个讲求速度的世代,完全及不上方便与效率。美国机构Ponemon调查显示,多数美国、欧洲及日本人认为物联网的好处大过私隐问题,而且只要企业提供到价值几美金的回报,大部分人都不介意披露姓名和电话号码等基本个人资料。甚至乎较私人的健康状况、消费记录等,都不用60美元就愿意乖乖交出。我们每天拱手相让的个人私隐,恍如站在科技进步的对立面,不值坚持。

民众示威反对FBI开启iPhone后门。(getty images)

忧虑派以打劫为喻:要私隐抑或人性发展

私隐是否仍然重要,的确已受到不少人所质疑。在传媒泛滥的今天,社会愈见透明,网民也愈来愈爱展示自己的生活。难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律和哲学教授艾伦(Anita L. Allen)说,我们活在一个坦荡荡年代(Era of Revelation),甚至乎摄录日常生活放上网也成为趋势,她形容现今人人都在“私隐大赠送”。

不拘私隐,何伤大雅?不会少一块肉,但乔治城大学法律系教授科恩(Julie E. Cohen)说,可以令人窒息。因为人在出生之前,社会和文化环境早已存在,所以无可避免要在特定处境之中成长。她认为私隐让人“保留喘息空间”,作自己的个性发展。正如英国纽卡素大学的研究发现,餐厅的海报中只要有双眼睛望向食客,都足以令他们结帐时多付两倍小费。明知只是影像的眼睛如是,活在真正的社会目光之下,显然人会更加自我审查,以配合主流。换言之失去私隐,可能令人难以实现自我,失去哲学家柏林(Isaiah Berlin)所说的积极自由。

再者,分享得愈多个人私隐,可能愈不满足。德国的媒体心理学教授特里佩特(Sabine Trepte)花了三年时间研究,得出一个吊诡的发现:在社交媒体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拥有私隐。原因在于他们分享自己,却只换来一堆别人的资讯,而得不到真正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相信人际关系的建立有赖互相分享,调节自己披露多少私隐的心理。一旦人再没有私隐可言,就难以再与人经营关系。

更值得忧虑的是,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不但坦荡于朋友间,更是在与企业分享私隐。Facebook、Google等网站有时会改动私隐条款,问用户是否同意。表面上看似是自由决定,用或不用任君选择。但网民原本已经建立社交网络,若按“不同意”如同失去社交圈子。正如劫匪持刀问人“要钱或是要命”,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选择可言,Facebook等企业也在问“要私隐或是要人际关系”。哈佛大学法律教授莱西格(Lawrence Lessig)认为我们能享有多少私隐,其实都由撰写程式的人决定。

媒体之所以要索取网民的个人资料,因为它们多靠广告维生。以Google和Facebook为例,两间巨擘来自广告商的收入都超过九成。 而且每多一名用户,Facebook就多9.45美元广告收入(ARPU),Google的用户更值45美元。

德国的媒体心理学教授特里佩特(Sabine Trepte)花了三年时间研究,结果发现在社交媒体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拥有私隐。(getty images)

掌握大数据 更易塑造社会

愈多网民的个人资料,就愈能够度身订做宣传策略。还有网络追踪器Cookies,由搜寻什么资料,到逗留在哪个网站,媒体和Acxiom数据公司等都一一分析,瞄准出击。难怪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说,我们的选择都是由媒体塑造出来的(Manufacturing Consent)。

网络公司计算点击率,银行统计客户消费,连Google地图街景拍摄车也在同时间收集不设密码的WiFi,纽约大学传播学教授尼森鲍姆(Helen Nissenbaum)形容,现今社会如同“大数据横行”(Big Data Supremacy)。大数据虽然不会锁定一个人的身分,但它象征了一个私隐不获重视的时代,个人资料随处可以收集。当不怀好意之徒一小片一小片执拾起来,我们的身分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想像在一个更衣室里,若然人人都赤身裸体,其实没有人会感觉不自在。只是当其他人都有穿衣服,只有自己一人衣不蔽体,问题才会出现。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波斯纳(Eric Posner)认为私隐亦然。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人们步伐不一所以才会出现问题。既然扬弃私隐便利生活,保障安全,社会就应该跟随走在前沿的年轻人逐步开放。

又或者社会不是要全然放弃私隐,而是资讯开放的过程中,未能拿捏准确界线。美国传播学者彼得罗尼茨(Sandra Petronio)以辩证法说明这个道理,放太多就要收,一正一反最后才能摸索出一合。

到底还要不要拥抱私隐,可能视乎世界是在线性走向大同,还是循环辩证不息。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