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结束威胁未止 苹果解锁案4个未解之谜
美国政府以成功解锁加州枪击案枪手的iPhone为由,结束与苹果公司的诉讼。诉讼持续逾一个月,引起多方激烈辩论,现时突然结束,亦引起各方热烈猜测。
联邦调查局(FBI)上周一(21日)突然就苹果公司(Apple)解锁案请求延期聆讯,理由是“已有人提供可能的破解法”。今日当局结束诉讼,然而政府并未透露所用的方法及协助解锁者身分,令案件仍存有不少疑问。
1. 谁协助解锁?
之前有传以色列公司Cellebrite提出方法协助FBI解锁,该公司与FBI及其他执法部门一直保持合作关系,并作为“科技界的白武士”协助当局。而据美国联邦采购数据系统纪录,FBI于21日与Cellebrite签署了1万5千美元的订单,同日当局则向法庭申请延期聆讯。
然而互联网安全公司Resilient Systems的首席科技总监Bruce Schneier则认为这纯属巧合,因以Cellebrite与FBI的长期合作关系,如Cellebrite有解决方案,亦不需等到21日才签订单。
协助解锁者是谁,或是永远的谜,据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律师Nate Cardozo表示,法律上并无条文规定FBI需公开此项资讯,而相信当局亦倾向保密。
延伸阅读:【苹果抗FBI】FBI称成功解锁iPhone 撤销对苹果诉讼
延伸阅读:苹果拒为FBI解锁 McAfee创办人扬言3周骇入疑犯手机
2. FBI是否一早有解锁方法,以此为借口开先例?
互联网安全业界有评论质疑当局以案件为借口,意在为此开法律先例。而社运人士Evan Greer指责当局:“FBI借口的可信度和大学生于论文截止日前声称感冒相若。他们应该立即澄清并承认误导法庭及公众,以避免进一步损害他们的信用。”
然而FBI总监科米(James Comey)反驳并否认误导:“加州枪击案并不在于向公众发出讯息,或设下先例,这案件完全只在于调查一场恐袭。”
因此到底FBI能否在手机内寻得有用资讯,亦是重要的讨论点。去年的加州枪击案酿成4人死亡,22人受伤,因而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向苹果不断施压要求协助解锁,以获取凶手法鲁克手机内可能存在的重要线索。司法部昨拒绝透露所取得资讯是否有助调查。
延伸阅读:苹果案当局再出招 找枪击案伤者助入禀 FBI吁全民大辩论
3. 当局有没有责任向苹果披露解锁方法?
苹果公司的律师早前表示希望警方会与他们分享发现到的漏洞,并会促政府披露所用方法,然而当局官员昨拒绝评论会否向苹果分享资讯。官员指:“我们正聚焦处理加州枪击案,无法就未来会否披露更多作评论。”
《彭博》分析指,除非当局把解锁方法视作国家安全利益一部分,否则或有责任向苹果分享发现到的安全漏洞,其间或需经过资产审视(equities review)程序,以决定能否保密。国家安全局前副局长向《彭博》表示:“我认为这个案应要进行资产审视。政府在个人及集体安全间不能有既定立场,所以资产审视程序可把两者置于平等地位讨论。”
4. 这是否表示案件经已圆满解决?
当局中止诉讼,然而案件背后暴露的矛盾及议题依然有待处理。英国BBC指,苹果法律团队表示这并非法律上的胜利,BBC再分析,此案件依然对企业有莫大威胁,因FBI纵能解决是次问题,并不保证下次亦能另觅方法解决,而苹果作为科技公司,必然会寻求方法修补保安漏洞,以免黑客入侵。因此法律问题依然未解决,科技业界亦曾要求于国会辩论此议题,相信未来讨论不会就此而止。
司法部昨发声明指:“政府依然重视如何确保执法部门可获取重要数码资讯,以保护国家及公众安全,不论借由相关团体的合作或是告上法庭。”相信政府依然会向法院或国会寻求修例,以建立更可靠的机制与科技公司合作。
苹果就政府结束诉讼回应,指此举令苹果免开危险先例,但此诉讼案根本“从来不应出现”,并指案件背后的议题,包括公民自由、国家安全及私隐权,都值得全国讨论,并指:“随着对数据的威胁及攻击愈来愈多及成熟,我们会继续加强产品保安系统。”随着科技及保密技术进步,科技公司与政府的角力相信仍会继续。
延伸阅读:国安胜私隐? 苹果案掀极大争议 斯诺登:十年来最重要科技案件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