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台】中国在非洲是“共赢”还是“巧取豪夺”?
说起非洲,总给人感觉十分遥远,但中国在非洲大地的投资及地位与日俱增。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非经贸关系愈益紧密。中国一直采取“安哥拉模式”,对部份资源丰富国家提供基建所需资金,以换取当地原材料,无疑支援了非洲国家发展所需。然而这种声称会达至“共赢”的模式,近年更因为中国公民一些作为不断受到猜疑,中国需要突破这种旧有合作框架,支援更多在地建设及发展所需,才能走出“巧取豪夺”非议。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值得我们两国及两国人自豪…这条铁路将改变我们两国社会与经济布局。”埃塞俄比亚总理德萨莱尼(Hailemariam Desalegn)今年2月在吉布堤接受《纽约时报》记者访问时这样说。他提到跨国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及吉布提两国首都,全长753公里,造价约40亿美元,为两国解决运输能力不足问题,由设计、技术到资金,几乎全由中国提供。
铁路只是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冰山一角,这片大陆上许多其他基建项目都是中国融资打造。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调查,中国对非洲融资项目中,运输基础设施占最多。由2000年至2015年,中国对非洲作出约300亿美元融资。2015年12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尼斯堡峰会上也承诺将于三年内向非洲投资600亿美元的投资,这还不包括私营企业的参与。
巨额投资基建 策略多元化
在铁路工程总投资方面,专家估算,中国在肯尼亚约为30亿美元,埃塞俄比亚约为40亿美元。中国也是非洲最多外来直接投资来源之一,向不同国家提供发展资金,又在数个国家建立特别经贸合作区,包括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及尼日利亚。中国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范畴遍及能源、采矿、电子通讯、兴趣铁路、道路、码头、机场、学校、医院、球场等基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及安哥拉接受中国款项最多。这些都突显中国对非洲之重视。
中国扩张影响力 非洲是重要舞台
中非关系是建基于过去60多年“南南关系”,两地同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在国际舞台可谓“同声同气”,加上中国奉行不干预他国内政、互相尊重主权的外交原则,在战后非洲国家开始脱离殖民统治后,中国是非洲具吸引力的伙伴。随着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中非经济联系日益深化。中国对非洲作巨额投资,当然有现实经济考量。非洲拥有石油、天然气、矿物等天然资源,是中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过去十多年,中非经贸合作突飞猛进,1999年至2009年,双方贸易每年增长平均达28%,结果中国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非洲的巨额投资同时为自己拓展了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展开,吸引了42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其后每次中非论坛接近50个非洲国家出席。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2014年一项研究发现,在联合国大会投票,与中国立场一致的非洲国家,能够获得更多中国金钱援助。中国正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加上中国有2000维和部队在非洲执行任务,不论是政治、经济及军事层面,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有增无减。
民调机构“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去年发表的报告指出,超过六成非洲人对中国影响力持正面态度,只有15%抱持“负面”。《金融时报》非洲事务主编皮林(David Pilling)认为,西方低估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他引述利比亚《辣报》总编的话,中国正在赢得敬佩,“你能看到中国把钱花在哪里,但你看不到美国人把钱花在哪里”。
“安哥拉模式”=“新殖民主义”?
中国在不少非洲国家采取“安哥拉模式”,以提供巨资协助基建换取当地资源。自2000年起,基建资源订单日益增加,大部份基建项目由中国融资。2004年,中国向安哥拉提供45亿美元资金,换取当地石油供应;2008年,向刚果共和国提供90亿美元换取“钴”原材料。相对于欧美殖民者数百年来的巧取豪夺,中国在非洲采用这种模式,相对能够支援各国发展所需。然而,这种模式也引人猜疑,中国正在非洲开启另一种“新殖民主义”。
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教授艾登(Christopher Alden)认为,这种以基建换资源的模式使得中国可被视为“殖民者”,中国一旦成功主导非洲经济,便可以利用其地位控制非洲国家。他质疑,中国只重视从非洲获取资源及为中国企业创造国际市场,这种“设计”等同将部份非洲国家视为中国的“附庸国”。赞比亚大学政治学讲师比巴拉(Phineas Bbaala)也批评,虽然中非经筫关系日益密切,但中国没有提供太多技术转移,有些国家又盲目生搬硬套中国发展模式,会令非洲愈益依赖中国作为生存的伙伴,不利非洲可持续发展。
观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不难发现,在中非投资及贸易结构中,中国虽然对非洲出口大增,但入口只集中在个别资源富饶国家。如在2009年,中国向38个非洲国家出口,赚了1亿美元,同时用同样金额从23个国家进口产品。另一方面,中国出口非洲的产品中六成集中在南非、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少数国家,来自非洲的产品亦有70%集中在安哥拉、南非、刚果共和国等国。中国推出优惠关税计划,鼓励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成效有限,主要原因是产品竞争力不及中国;铜、大理石等原材料占大部份零关税产品。
现时非洲不少国家仍未能走出经济困境,面对贫穷、失业等问题,他们希望透过高增值产业及制造业多元化,走出自己的道路。过去,他们可以归咎于殖民者造成这种情况,但现时中国透过另一种“新经济模式”对待非洲,如果中国投资未能协助她们生活所需,中国可能最终也受到非洲人民唾骂。北欧非洲研究所教授梅伯尔(Henning Melber)认为,中非关系是过去歪曲的贸易关系翻版:非洲只有原料,中国只注重生产商品,这种合作关系无法扭转剥削、不平等、不正义的格局。
非洲劳力落后 乏技术转移惹争议
中国在非洲发展经济的模式为人诟病之处不少,首先是缺乏科技技术转移。大部份非洲国家本身似乎只向往中国实体基建投资,多于获取适当中国科技。然而对非洲多数国家的现况而言,中国所掌握的最高端技术可能也并不适合现阶段所需,各国所需要的依然是大量的物资、基建的铺垫、资源矿产的开采、以及基础人才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另一个被诟病之处则是劳力问题,中国企业时而被指聘用太多中国工人,太少当地劳工。这种情况其实不能概括全局。不少非洲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譬如坦桑尼亚便规定中国企业每雇1名中国人,就需要雇佣10位当地人。除此之外,非洲不少国家的确存在劳动力人才技术水平不够的情况,很多技术职位在当地人中找不到合适人选,中国企业确实有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从中国雇佣工人。要改变这种局面,非洲各国必须进一步在教育和技术培训方面努力,包括中国及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可以提供合作及援助。
从长远经济发展来看,中非之间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一是非洲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二是中国发展需要资源,而非洲的资源取之不尽,而且若不开发,非洲就永远无法发展;三是中国为非洲提供资源市场,非洲也为中国提供商品市场。
然而,中国在非洲却也面对诸多尚待克服的问题。譬如中国企业获取非洲基建项目的欠透明程序,在非洲各国的舆论中引起非议,甚至激发部分当地民众示威抗议。在非洲开发热潮下蜂涌而至的中国寻梦者,也因很多不当作为和低劣素质而成为眼中钉。在加纳,中国公民被批评践踏当地采矿法;在赞比亚,超过10万中国人到来淘金,被抨击无视当地移民法,增加非技能劳动力。中国需要再思考,在发展国际市场、加强影响力的同时,也不忘照顾当地人整体发展需要,需要克服本身人员素质问题,尽早与国际和当地习俗接轨,唯此方能更好地传递正面形象。这不单是关乎中国走出非洲的关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也应采取更可持续、长远互惠互利的方式,中国的软实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全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