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本田合并|日媒分析整合原因 前CEO戈恩不看好:未能互补
撰文: 庄劲菲 成依华
出版:更新:
日本车厂巨头日产(Nissan)与本田(Honda)12月23日正式宣布启动合并磋商,据日媒分析,合并原因在于市场向电动车和车载软件领域转移后,日本车厂的技术优势迅速减弱,加上新领域的研发负担重及要实现稳定供应链,两家公司冀壮大规模以减轻负担。但日产前董事长戈恩(Carlos Ghosn)未看好,表示两公司合并并不能互补。
共同网分析称,市场向电动车和车载软件领域转移,令日本车厂原有的技术优势大减,在美国特斯拉(Tesla)、中国比亚迪(BYD)等电动车车企加入后,日本车厂更难扩大市场占有率。
文章谈到为发展电动车和车载软件领域,各家车企的研发负担重,例如本田5月已表示,到2030年度将向以纯电车为核心的电动化和软件领域投入10万亿日圆。
文章也谈到零件问题,日本企业要实现稳定采购,就需投入巨资完善供应链,本田和日产冀扩大规模,以减轻负担,在市场继续生存。
在2021年初爆出“逃出日本”事件的日产前董事长戈恩,最新接受传媒访问时指,两家日本车企在技术等方面重叠部份太多,即使实现合并,大概也不会成功,他认为日产难以靠自身力量重振,与本田合并也没有互补性。
据共同社报道,他表示台湾电子巨头鸿海集团提出收购日产“很有意思”,暗示比合并更理想。
日产与本田启动合并磋商 新公司料2026年8月上市 全球第3大车企日产前董事长戈恩:日产本田抱团是“绝望之举” 中国车企是赢家特朗普团队据报拟停资助电动车和充电站 加强对华汽车供应链围堵“欧版宁德时代”Northvolt破产 欧洲电动车业电池自主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