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方齐智|手心的力量 抓紧杠铃为300磅重新定义
在每个界别,总有些名字,街知巷闻。
但有些人,名字不响亮,做的事情亦不普及。在香港体坛亦然,惟看不见,非不存在。
这些名字,却值得香港人一一记住;今次让我们认识香港健力代表方齐智。
若香港铅球代表杜婉筠在上一篇为“力与美”的“美”重新定义,那么,这一次健力港将方齐智(Raymond)的体重数字,赋予的是创造香港纪录的力量。
访问拥有10项香港健力纪录的方齐智,其实是先看中了他的身形:140公斤、约300磅的他,外形相当瞩目,连健身室内的其他选手都不及他。由小到大都摆脱不了肥胖的基因,小六时已130多磅,中学达200磅,出来工作后“稳步上扬”,现在已接近300磅。
常规训练在湾仔运动场的举重室进行,在这个仅得200呎的狭小空间里,放置了数部健力器材、杠铃和铁饼,还有书桌与储物柜,乱中有序,很大块头的他与普通大块头的健力选手们在器材间拥塞,以个人力量抗衡地心引力、突破并推爆人体重力极限。
健力与举重
举重室很吵,时而听到运动员练习时使劲推举杠铃而发出的“咤!”叫喊声,很多时是杠铃掷地的呯呯声,身处这里看到手紥腕带、身穿装备衣的大家各自修行、装上铁饼、推举杠铃,有点被民间低调高手包围的感觉。
拿着摄录机跟着他在挤拥的举重室于器材间游走,听他耐心解释如何发力。力大无穷的方齐智说话轻声细语,即使只隔一个身位都难以清晰听到他说话。访问时曾被他纠正了数次,原因是我经常把“健力”讲错成“举重”,他也知道很多人都会把两项运动混淆,甚至不太多人知道有健力的竞赛。
练下去的动力
“健力不是杠铃过头举起的举重,健力包括深蹲、卧推举及硬拉3组动作,全身肌肉都需锻炼到。”别看他“肥尸大只”,身上囤积的一层层脂肪之下,却是藏有厚实的肌肉。
36岁的Raymond从小便爱打篮球,7年前时因打球累积的伤患,便转投可长期发展的运动,“想找一些年纪渐大都保持到身体健康的运动,上网找到健力总会的训练班,便一直到现在。”喜爱运动的他以前曾做过健身,练过推举和深蹲动作,去总会学习到正规的动作后,能够做到的成绩更加好,便有了继续练下去的动力,“想看自己能做到几多,每次去比赛突破到成绩都很有满足感。”
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在一个低沉后升回来。
一个人的奋斗
在短短半年学到卧推举便参加比赛,以121公斤体重举起130公斤的杠铃,首次比赛就打破了香港纪录。“深蹲推到307.5公斤、推举272.5公斤、硬举是245公斤。”从他口中说出来像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现时推的重量已比当年多1倍,去年曾以体重137公斤卧推起272.5公斤。
香港120公斤以上赛事的健力运动员只有他一人,超过120公斤的界线,选手重量便没有上限,体重130、甚至200公斤的人也在同组竞争。健力需要用到全身的力量,Raymond自言从前没技术可言要靠死力,最深刻是在半年间由130公斤推到140公斤,让他明白到克服的过程不是白费:“卜教练要求我做好推举落点问题,那时改动作后只推到120公斤左右,到两个月后习惯了动作后,突然就能突破到自己成绩,推到140至150重量。那个经验是很深刻记住的,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在一个低沉后升回来。”
有时学习了新动作后,未必立即做到最好,只要用内心克服,等自己熟习后便能发挥出来;是他在这细小空间经历过无数次自我质疑与挣扎后的体会。
由初时没什么技术用死力,到现在技术与力量俱备。“肥仔”、“大嚿”?他却能够把身上的脂肪与肌肉均用在对的地方。
认同300磅体重 衍生力量极限
身形庞大的忧愁,非所有人都能想像和体会。近似相扑力士的份量甚有压逼感,我们视作日常的事他“不能”做,人多的旺角闹市都不大会去,“有时我静静行路,有人回头看到我会被吓亲,我面无表情行过都会故意避开我。我很少去多人的地方,因我知道条街没足够空间让我行。”
不只是抱着百斤重走路,他连坐巴士也因座位狭小不舒适,而去考了电单车牌,“我身形如何扩展都好,在电单车上也没影响。”他从容笑道。
磅数重了 却感觉瘦了
与身上的脂肪紧紧相依成长,他或许讨厌世间塑造肥胖人士的各种标签,但他至少不讨厌自己,更因健力而找到自我:“自卑是源于自己信心,我又不会说因为肥而自卑。我也很认同自己体重,如果要我变到像时下年轻人般好瘦,我宁愿选择现在的肥仔身形,因为更加能做到我自己钟意做的事,日常也很方便地用力量做到日常的事。”
他接触健力后增重了,“虽然重了,但感觉是自己瘦了,没以前那种‘松泡泡’、累赘,深蹲做的多,下身也有力多了。”
只不过数字不同,但每个人挑战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肥㖞、大只㖞,咁有份量一定大力啦!”我尝试用因“肥”而生的误解去思考,再看到他手握杠铃出尽全力的扭曲脸容,因着不理解而问了无聊一题:“是不是外人难以感受到底推百几公斤有几辛苦?”Raymond却认真解答,“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的感觉,当你去试自己最大的重量时,就是那种感觉了。”
听起来很抽象,实质是像推杠铃的重量般把极限“推爆”:“只不过数字不同,但每个人挑战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种感觉便是我们要做的事。”
意志、力量以外,还要技术:“练习最难的是,好着重身体要识控制,不是躺在上面推起支Bar就行,要发挥到最大的重量需用全身去调节,包括脚、背肌、手、胸肌,全都要做到最好才可推到个重量,有力不代表就能推到。”他补加一句:“还有就是,对业余来说,最难是要平衡工作和练习,好像今日我都没有精神,昨日练完今日又要返工,你看我呆吓呆吓。”
30岁起步 追赶世界顶尖
运动员每天都面对失败的残酷,但现实本是如此,与上一刻的自己相互纠缠、拉扯、战至突破的一刹。举重室内因施力而咆吼的叫声四起,他说每次比赛前都必定会恐惧、担心,这是正常不过的事。“但我知道背后有教练和队友相助,上到台大叫一声便出尽全力。”那声狮吼,藏着众人的力量。
在世界舞台未及耀眼的香港运动员更明白挣扎的滋味,“即使是参加世界赛,都想予人觉得我们是有实力的,即使不能踏上颁奖台,都让人知道我们有实力挑战和竞争。”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肥仔”的志气。“好享受代表香港出外比赛的感觉,未成为健力选手前,我只是一个身形肥胖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肥仔,从没有想过运动能带给我成就或满足感。”他续说:“以前打篮球因身形而在篮底做一些苦力工作,没有特别明显,玩这项运动本来想锻炼身体,没想到学起来能取得大进步。”
一起认识香港健力选手方齐智(按图进入)
去年初,他随港队到大阪一个世界冠军级别选手的健身室训练,跟世界最强学习如何控制肩胛骨,“教练叶永玉医生领悟得最多,她用了两个月时间领悟动作,不断用轻重量去实习再教导我们,我们成绩也进步了很多。”
Raymond由260公斤推到270公斤,队友橘井政人则由280去到290多,透过技术训练去提升。对于与世界的距离,他说“很远很远”,特别是世界级选手都是全职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资源训练。“我起步已经迟,别人10几岁开始,我30岁才开始,本身每个去到世界顶级的,都有一些过人之处,不是我们想学就学到;有过人的毅力、技术和自己不同的训练,我们未必可以去到世界顶尖,但我们会尽力去追。”
肥,是不争的事实,肥让他的人生有所变化,也是事实。然而,肥没有限制了人生的可能性,“年纪再大去到4、50岁会调节体重,但现在想以自己体重为我的项目争取最好成绩。”
别人质疑能举起的重量,尽管去尝试,因除了以身体最大的力量一气呵成推起杠铃,长期举铃而破损的手心传来的意志力,那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看不着、摸不着,却会在最需要的时候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