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公社】英揆大热的黑历史 约翰逊曾在希斯堡惨案为警权作伥

撰文: 运动公社
出版:更新:

英国保守党政客、伦敦前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近来涉向同居女友家暴,令他出任英国首相的机会大跌。
他的对外形象一向不太讨好,尤其是对于利物浦人,一切源于2004年他担任时事刊物《Spectator》主编时,批评利物浦球迷是一群“沉溺于受害者心理”的“怨妇”。

一切还是从利物浦球迷的冤案说起。1989年4月15日,利物浦与诺定咸森林在足总杯四强对垒,发生希斯堡惨案。事发后,执政保守党政府(其时首相为戴卓尔夫人),及英国《太阳报》为首的右翼媒体把罪责推卸在利物浦的流氓球迷(football hooligans)身上,企图掩饰南约克郡警方当日指挥混乱。

直至2012年,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代表英国政府向死难者致歉,《太阳报》亦在头版刊出全版道歉声明,才还红军球迷一个公道。

保守党首相特雷莎·梅行将离任,约翰逊(图)成为接任人最后两强,选情看俏。(Getty Images)

之不过,损害既已造成,道歉不一定能抚平受害者的伤痛。

2004年,英国工程师Kenneth Bigley在巴格达被恐怖组织Jama'at al-Tawhid wal-Jihad(西方媒体简称JTJ,也就是“ISIS”的前身)绑架杀害。同年10月16日出版的《Spectator》却发表社评指,英国国内之所以对Kenneth Bigley的死,有这么大回响,只不过是因为他是一个利物浦人(Liverpudlian)。

那篇社评对利物浦满是挖苦、嘲讽之语,其大意如下:

利物浦是一个无法从英国加入欧盟受惠的港口城市,当地人伸手向国家拿福利、一味沉溺在希斯堡惨案的受害者身分。而且,即使希斯堡惨案,是一场较Kenneth Bigley被恐怖份子斩首更大的悲剧,但利物浦人回避比赛当日,他们当中有醉酒球迷造成混乱,所以才酿成惨案的“真相”。无论是执法的警方,抑或是《太阳报》,都只是这一出悲剧的代罪羔羊。
《Spectator》社评

希斯堡球场惨剧图片(按图放大):

+1

文章的作者并不是约翰逊本人,而是Simon Heffer。但根据后者在《每日邮报》专栏的说法,约翰逊是当时《Spectator》的主编,文章是经过他的审阅。

在卡梅伦就保守党政府制造冤案谢罪后,约翰逊亦为当年负责的这篇文章再次致歉。2004年,他首次亲赴利物浦市道歉。

希斯堡惨剧导致96名利物浦球迷死亡,当值警察诬称利物浦球迷醉酒闹事,触发人踩人惨剧。(视觉中国)

有人说约翰逊此举绝非出于真诚,只是出于政治考虑,因他当时另一身份是保守党影子内阁成员。

事隔多年,仍有人翻出这笔旧帐,批评约翰逊为警权作伥。姑勿论立场是否偏向建制,在这种大是大非上,任何评论人都不应该扭曲事实、挑动社会矛盾。尽管约翰逊已经为此道歉,但这过错不仅只是失言。人们仍会记住他当日放纵这种言论的用心,让他当上英国首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死难者家属不舍不弃,2016年终于沉冤得雪。死因庭裁定96名球迷非法被杀,警方须负上责任。(Getty Images)

何况,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一味迎合警权的公众人物,最终只会被社会唾弃。

约翰逊于2004年亲自到利物浦市道歉。(Getty Images)

运动公社介绍︰发布和讨论有关运动与政治/社会/经济的议题
运动从来不是场上较技那么简单。运动公社关注的,是运动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和与运动相关的种种不公

 

【注: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场;译名由作者提供;标题为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