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与夜:张炜琪(1)】茶餐厅的女足神射手

撰文: 曾柏熊
出版:更新:

长亨邨。张炜琪小时候最爱跟哥哥在邨内东奔西跑,也爱与邻家孩子“跟队”踢波,亦少不免参加过一些街坊大叔的“山寨青训”。

长亨邨。张炜琪小时候最爱跟哥哥在邨内东奔西跑,也爱与邻家孩子“跟队”踢波,亦少不免参加过一些街坊大叔的“山寨青训”。踢着踢着,她成为了女足联赛的神射手、代表着香港队,早前还到过日本落班。然而,足球无法当饭吃。脱下波砵,她还是那个在茶餐厅为你我他做着早餐午餐特餐常餐的女生,高大、短发、寡言。

张炜琪既要到茶餐厅工作,晚上赶到球场练波,尽管一脸倦容,但只要有足球作伴,就能换上灿烂笑容。(陈焯𪸩摄)
就算工作很辛苦,但为了足球梦想,我必须继续。毕竟我学历不高,茶餐厅的人工是我当文员的一倍。
张炜琪
每天凌晨时份便要上班,下班后再操练,张炜琪只好尽量把握休息时间。(陈焯𪸩摄)

凌晨4时。张炜琪拖着还未醒来的身躯,凭着意志离开青衣长亨邨住所,登上通宵巴士前往长沙湾的茶餐厅上班。采访她的时候,正值港队备战首届女子省港杯,她每天工作十多小时后,便赶去比赛或训练;深夜,一身疲惫的回家,把握几小时休息,翌日又同样活着。

谁想到,茶餐厅水吧里,有着一个女足猛将?(陈焯𪸩摄)

母工作行动不便 放弃回日本发展

其实父母都愿意资助张炜琪实现足球梦,甚至着她放弃工作,但对家庭的责任感,张炜琪无法接受双亲好意。哪怕她上季为公民攻入了31个联赛入球成为神射手、哪怕她曾代表香港女足在省港杯接受千名球迷欢呼、哪怕她与两名港足队友刘梦琼和陈咏诗历史性踏足日乙联赛JSC(日本足球学院)球队,更成为首名在日本联赛上阵的香港人;光辉过后,她还得回到茶餐厅工作。“我当过文员,但只要一静下来,我就想睡,或许我太好动吧。就算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但为了足球梦想,我必须继续。毕竟我学历不高,茶餐厅的薪金是我当文员的一倍。”她解释。

这个每日在厨房中为街坊泡制早餐、午餐、常餐、特餐的女生(中),正是当今香港女足神射手,也是第一个在日本联赛上阵的香港人。她叫张炜琪。(陈焯𪸩摄)

母亲去年工伤行动不便,张炜琪更无法放心再赴日本追梦;成长路上,家庭如何重要!张炜琪是么女,深受父母宠爱;别的父母或会阻止女儿跟男生一样“粗鲁地”踢波,张炜琪却从没这样的烦恼,甚至有一次父亲突然发觉她的头发留长及臂,反问她“头发那么长不会影响表现吗?要不要带你去剪发?”母亲则不止一次跟她说“工作太累,就辞工一心一意踢足球吧”。张母认为,能够为目标奋斗,远比每天营营役役好得多。

小时候跟男生踢球,是每个香港女足球员的必然经历。(陈焯𪸩摄)

难怪张炜琪小时候已特别好动,什么运动都喜欢参与,由于长亨邨足球气氛炽热,她也顺理成章迷上足球,常在街场“跟队”。张炜琪经常与男生交手,也频频入球,但难免遇到某些“输不起”的人,当被张炜琪射入兼领先时,踢法转为凶悍。当然,凭着张炜琪1.77米的身高及强壮的身体,不太受影响,甚至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下成长,才练得高对抗性的踢法和出众的射门把握力。但她不明白,“其实他们(男生)没必要踢得那么凶悍,说到底,大家踢波不过是求开心”。

广东女足多年前曾邀请张炜琪(左二)加盟,少不更事的她却婉拒了。(陈焯𪸩摄)
早上,她是茶餐厅员工;上班十小时后,晚上出席高强度训练或比赛,变身女足主将,张炜琪的斗志与体能,令人折服。(陈焯𪸩摄)

曾获广东省队垂青 后悔拒加盟

为了开心,曾于15岁效力流浪青年军的她,因训练太刻板,无法像街场般时刻享受竞赛乐趣,便“任性地”缺席一年。倒是她参加一些足球狂热街坊大叔自创的“山寨青训”,大叔们主动招来一班小朋友训练,现役五人足球代表队成员易志豪的爸爸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们一家跟张炜琪住在同座,张炜琪从此天天跑到楼上嚷着“加操”。

凭着优秀的天分,张炜琪曾获中国广东省队垂青,开出两年的加盟邀请,可惜当时她少不更事,最终放弃,成为人生的遗憾,“如果可以再选择,我一定会把握机会”。不过,从前年重新确立香港女足联赛,到今年首办女子省港杯,香港女足似乎从混沌中看到黎明的到临。这丝希望,亦令张炜琪看清足球路,当新机会来临时,应如何走下去。毕竟,“人生难得有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就应该义无反顾地追逐”。

很难奢望现阶段的女足环境在一时三刻便能提升,但平日在生活的社区中,向这批为努力为港而战的娘子军,展现应有的尊重和赞美,其实并不困难。(陈焯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