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直击手记︱地铁广告的法式幽默 “入樽”也可宣扬清洁
巴黎奥运没有铺天盖地的口号式宣传,从地铁站内一个又一个广告,却能看到各品牌公关如何绞尽脑汁,把想传递的讯息跟这项体坛盛事融合,宣传手法从来不止一种,抽水原来可以很艺术。
01体育记者袁志浩 法国巴黎直击
今届巴黎奥运为减少碳排放,鼓励记者与观众乘搭交通公具,更向传媒发放交通卡,在奥运期间可免费坐巴士、轻铁、火车、地铁等。
记者坐得最多的是地铁,发现除了部份新列车的车厢印有奥运标志,或路线图贴上封站或奥运场馆资讯,基本上没太多跟奥运相关的布置;尤其是今届奥运标榜高贵优雅的紫色,与包含历史意义的方形网格或称轴构图,但大多只能在比赛场馆内找到。
犹记得去年采访杭州亚运,当时市内及地铁宣传都铺天盖地,如站内柱子上印有“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出入闸机又写有“迎亚运盛会,展文明风采”的口号,运动会“气氛”的确更炽热。
不过细心一看,原来巴黎奥运的心思藏在细节内,地铁站内有数个广告不时映入记者眼帘,虽然它们分橙、黄、绿三种颜色,从设计便可知是同一系列,每幅广告图的左边分别是篮球、体操、伤残田径运动员各自的比赛动作,动作的共通点是他们都伸出手,而设计师就利用这点,把铝罐、胶樽、烟头等垃圾加入,并在旁配以垃圾桶。
这是巴黎一个名为“清洁之姿(Clean Gestures)”的组织,因应巴黎奥运会吸引大量游客而发起的“挑战”,把奥运跟减低污染相互连系,希望大家如广告中的篮球员入樽一样,把垃圾投入“目标范围”,勿乱抛垃圾。
“奥运四年一度,运动员最美丽的动作是经过日夜锻炼而成;而你只需一点训练、把垃圾掉入桶内,亦同样美妙。”
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用剑击运动员与观众的照片并排,配上“准备好触碰/感动我们的心(Ready to touch our hearts)”;将运动攀登选手与小孩“骑膊马”连结,写道“准备好达到新高度(Ready to reach new heights)”,语带双关。
而酒店品牌“Ibis styles”的广告就以一杯橙汁上的撑竿跳选手做主角,只不过是用饮管代替竿,“Dive into summer in style(型格地投入夏天吧)”,趣味性十足。
奥运是一个助品牌曝光的好机会,但除了官方指定合作机构,其他单位均不得用五环、该届奥运标志、甚至不得提“奥运”二字作商业宣传。如何“抽水”又要避免“公关灾难”,成为了各品牌的最大难题。
巴黎美术馆就以本业的“艺术”作应对。
他们与法国舞者兼摄影师Mathieu Forget合作,邀请剑击、手球、跆拳道、榄球、BMX运动员在各大博物馆内拍摄各种悬浮艺术照——例如Mathieu Forget主动“落场”,跟男子花剑选手、也是张家朗在今届奥运8强的对手拿霍特(Enzo Boris Lefort)于巴黎小皇宫(Petit Palais)的画廊前格剑,照片配上旧式地铁站内墙身传统瓷砖设计跟广告框,令它仿如一幅真正的名画,融合奥运与法国文艺风情。
最后又怎可不提今届奥运高级合作伙伴(Premium Partner)、时尚龙头LVMH集团,作为全球精品龙头,LVHM的硬照也尽显集团的尊贵感,单是品牌大使已是国宝级数,如应届七榄金牌得主法国队内球星杜邦(Antoine Dupont)、今届游泳四金得主马尔尚(Leon Marchand),还包括轮椅网球运动员Pauline Déroulède、视障跑手Timothy Adolphe,展现平等与博爱的元素。
广告中各运动员均于巴黎夜空下,站在各处屋顶上,凝视城内各大地标,如LV艺术基金会会址、先贤祠、蒙马特与圣心教堂、凯旋门及艾菲尔铁塔等地标。“To us, Paris!”广告上只得一句标语,却胜过一切,强调只有团结,才能令有“光之城”之称的巴黎再度闪耀,而LVMH就是描画所有胜利的艺术家。
创意、趣味、文艺、高贵,从简单的地铁广告已能感受巴黎甚至今届奥运的魅力所在,比起硬桥硬马的口号式宣传,也许更能够深入民心,令人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