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逝世|领导是如何炼成的?北大同窗忆李克强:勤学、不张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李克强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当年同窗、现知名大律师陶景洲曾数度受访,谈起李克强当年求学过往与相处点滴。
作为李克强安徽同乡兼北京大学同学的陶景洲早年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评价李克强为人极其低调,同时他又是非常好学好钻研的这么一个人。
“李克强在做省委书记的时候,他们的同学聚会,即使不能来,他也会派自己身边的秘书来,所以他的同学当时还能够得到他们这个有出息的同窗的一些消息,但到了李克强上任总理的时候,他们的同学聚会李克强就不再参加了。主要因为李克强现在身居高位,要避免有一些同学可能求他去办事儿,或者去做一些灰色的交易。”陶景洲说道。
陶景洲透露,李克强在求学时性格沉默,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认真,属于埋头读书那种类型,要强内向。陶景洲甚至举例,当年同学们集体合照时,李克强几乎总是喜欢站在后面或角落中,即可体现他性格沉默、从不张扬的一面。
“1977年底,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那年,北大法律系总共招收了82位新生。其中安徽籍同学有三位:李克强、 张恒山和我。”陶景洲自言,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77级考大学,当年不考英语,“我们这批学生进校时,英语都很差。我是英文字一个都不会,也不重视,还几次申请免修,李克强是同学中学英文最卖力的之一”。
陶景洲还记得,学生时代的李克强口袋里总是装著一叠自己做的英文单词小卡片,一面写的是英文单词,一面写的是中文,用橡皮筋一扎,一有空就拿出来背。“我印象中,他在图书馆呆的时间很长。”
陶景洲回忆,李克强曾经的想法是“做学术,以后当教授”。他所写的论文曾被评为优秀论文,亦曾翻译英文法学著作,与熟悉比较宪法和西方政治学的龚祥瑞教授关系密切。在1982年大学毕业时,李克强想参加出国预备研究生考试,去欧美留学。但是,时任北大党委正副书记的韩天石、马石江对李十分赏识,极力挽留。陶景洲回应称,“那个年代,一切听从组织毕业安排”,李克强最终放弃出国。
陶景洲感叹说起,毕业离别之时,由于物质条件很差,也没有专门的毕业纪念册。每个人自己随便弄个本子,让同学写几个字。“当时,我给克强写了什么,他给我写了什么,都忘了。小本子现在也找不到了。”
直到毕业多年,班上同学有聚会,只要他人在北京,基本都会参加。去河南当省长之后,离开了北京,同学聚会来得少了。“2002年,我们北大法律系77级同学聚会,纪念毕业20周年,大部分同学都到场了,还有当年还健在的各位老师。那天,李克强和王绍光教授作为同学代表发了言。会后,组织聚会的几个同学编了一本纪念册,里面有每位同学在校时和当时的照片,纪念册的名字就叫‘未名的77’。我算是纪念册的主编,还写了个序。我们同学间的聚会,很轻松,不谈别的,只谈当年的同学友谊和趣事。”陶景洲将回忆与他眼中的李克强如此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