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病逝|克强经济学推动改革开放 “6亿人月入1千”成热话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之后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和博士。他担任国务院总理前,曾任辽宁省委书记,当时面对国企改革和大量人员失业的难题,他鼓励非国营经济的发展,建造廉价住房,加之国家开发银行对辽宁注资80亿美元的扶植,到2007年李克强上调中央时,辽宁经济情况好转。

2008年已是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食品安全、医疗等,其后更接替温家宝,于2013年担任国务院总理。

回顾李克强上任初期,中国经历了2008年推出“四万亿计划”,当时推出的十项措施包括加速兴建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建设,令中国即使面对欧美等国身陷金融海啸之际,2008年至2011年期间,经济每年仍达约10%的增长。

2016年8月22日,李克强在江西省赣州章贡区棚户区了解搬迁改造情况。(新华社)

不过他率领内阁班子履新后,选择有别上一届的政策路线,实行无大规模刺激计划、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三大支柱,被时任英国巴克莱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称为“克强经济学”,核心是向市场放权让利,国际投资者亦将这三点看作中国政府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经济改革,逐步市场开放。

李克强任内,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战及新冠疫情等难题,他多次对外坚持,指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开放的大门只会愈开愈大。”,同时亦重申中国不搞“大水漫灌”超发货币。

除了“李克强经济学”外,亦有“李克强看跌期权”( Li Keqiang put)。“看跌期权”是期货交易术语,可说是投资者为自己购买的一道保险。

2013年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显著贬值,新兴市场股市下跌,国债也遭到抛售,国际投资者希望中国经济挺住,令一众投行经理业绩有一定的支持,BBC中文网当时一篇评论文章更指出,当年有机构估计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低于7%,即引起外资不安,李克强当时却承诺经济增长率不低于7.5%,“令外资多少感到一点安慰”,同时亦显示,国际投资者信心不足的表现。

“克强指数”成国际分析中国经济指标之一

至于另一样影响国际的是“克强指数”,据《经济学人》,2007年李克强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向美国驻华大使称自己更喜欢通过“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去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经济学人》依据上述三个指标,于2010年推出“克强指数”,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不少国际投行亦用作评估中国GDP增幅。

“6亿人月入1千” 地摊经济缓解疫情下失业潮

到近年,全球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长放慢,他于两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六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李克强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中外关注,“6亿人月入1千”之类讯息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内地网民热烈讨论,尤其当时正是内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达标之年。

随之而来是“地摊经济”,李克强当时认为,路边摊可缓解疫情下的失业潮,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发展至近年已转化成“夜市经济”,连海底捞亦进军夜市摆摊,首创街边卖火锅。

今年3月,李克强卸任总理一职,在全场掌声下交棒予李强,结束10年总理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