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诺奖获千万购房补贴 东莞急吸人才求产业转型:仍面临较大考验
不论内地或香港,各地政府为吸引人才发布众多政策各显神通。
近日,广东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安全局发布消息称,对于特级人才,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购屋补贴,将从原标准的25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
根据《东莞市特色人才认定评定暂行细则》,东莞的特级人才目录涵盖32大类,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进步奖得奖者;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担任过)世界知名大学校长,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专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执行长、技术长或技术研发负责人等人才。
这些特级人才不仅包括科技创新层面,亦囊括不少文体类人才,如世界著名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首席演奏家;近5年直接培养出奥运冠军的主教练等。
东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安全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先前已成功引进特级人才,但不便透露人数与名单。
除了特级人才,东莞依照一定标准,将特色人才分成一类到四类。购屋补贴分别由200万元、150万元等,提升2到3倍至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和100万元。
除购屋补贴外,此次东莞也提供了较可观的租屋补助。依申领规定,特级人才每个月最高可获6000元租房补贴,1至4类人才可获2000元至5000元每月的租房补贴。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东莞大幅提升人才补贴是因“转型焦虑”。今年上半年,东莞GDP为5,262.10亿元,年增1.5%。这项增速,在广东21个设区市中垫底,不仅跑输广东所有地市,而且在24个兆GDP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一。
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东莞放缓的成长速度,与其当下面临的转型问题息息相关。
广东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东莞一直以“世界工厂”著称,制造业占比很大,但自有知识产权相对不足,对外依存度很高。在全球产业分工当中,算不上高端。在人工、土地、能源等低成本优势慢慢消散以后,东莞的制造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考验。
虽然东莞不断引进高新科技企业。如华为将终端总部,设在东莞松山湖。但丁力看来,虽然华为落户东莞,可以说“身”在东莞,“心”在深圳。其研发、创新以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依然与深圳紧密相连。
且不少业界专家认为,东莞尽管地处珠三角区域,但作为普通地级市,在“科教文卫”层面,亦存在先天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