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可1传9.5人 张文宏:疫情不会短期结束挑战来自脆弱人群
5月2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出席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他在《新冠肺炎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国防控策略的实施》演讲报告中指出,Omicron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1人传染给9.5人,速度超越传染病水痘。
张文宏也指出,上海这波病毒株是BA2.2,还没有跨越出来,但将来有可能会有BA3、BA4、BA5,关键看病毒的变异得会不会产生比现在传播更快、更难防控的病毒。他也分析,Omicron的挑战很大,但主要挑战来自脆弱人群。
张文宏指出,2020年,根据早期武汉疫情的特征和2009年的H1N1以及2003年的SARS做了一次比较。发现2019年这一波疫情(COVID-19)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它的传播率是远远超过2009的H1N1和2003年的SARS。
他提到,在早期防控阶段,中国总结非常好的经验。第一就是最大化的检测。第二是对感染者进行最大化的追踪,把密接者进行很好的追踪和隔离。第三就是“应收尽收”,把所有病人都收入医院或者方舱进行治疗。这样的方案在早期疫情来临的时候效果是非常好的。上海早期疫情的精准防控基本上都是采取了这三种模式。
张文宏续指,但最近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Omicron。他提到,Omicron有一个基本的繁殖数(R0),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传染9.5个人。Omicron的传播很难控制,“这也使得最近全国各地为了能够达到动态清零的目标,都扩大了检测和追踪的规模,甚至采取区域性的静默来终止疾病的流行”。
张文宏提到,其他国家因为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力度不够,都在这波疫情中没能幸免,而且感染率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张文宏表示,有人认为Omicron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新的病毒。事实上从基因组学上来看,这一波上海的Omicron还是属于OmicronBA2.2这一株,还没有跨越出来。将来有可能会有BA3、BA4、BA5,关键就是看病毒的变异得会不会产生比现在传播更快、更难防控的病毒。
张文宏分析,上海在这波Omicron袭击中,接受中国抗疫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挑战。“现在的感染人数超过了60万,最近研究人员对感染者所有的症状不断地进行估算,来明确Omicron在症状方面的主要特征。”
张文宏介绍,最近研究人员对Omicron和流感进行了一个深层次的比较。发现Omicron引起的对宿主的炎症应答确实比流感要轻一点,但是它的炎症反应在脆弱人群中还是比较严重的。也就意味著Omicron会诱发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但是程度要弱于流感。如果病人年龄比较大,而且基础疾病比较重,这种炎症反应有可能就是致死性的。
张文宏也提到,现在看到这一波Omicron的挑战很大,但也应该看到更多的希望。他指出,“全球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逐渐增加,重症比例进一步降低。也就是说我们的挑战其实没有预想的那么高,主要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脆弱人群。”
他指出,上海这一波疫情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脆弱人群是面对这波Omicron侵犯以来最大的一个挑战。对有心、脑、肾等基础病,还有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高龄的感染者,它会诱发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出现重型以及危重型的新冠肺炎。目前死亡的病例基本上都与特殊人群诱发的炎症反应以及原发病自身的加重存在非常明确的关系。
张文宏指出,需要回头看疫苗的作用。前段时间香港的这轮疫情发现90%的人有基础疾病,在比较了疫苗注射对于死亡的相关性之后,发现疫苗的三针注射对于病死率的保护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98%的水平。
张文宏指出,有效的药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在逐渐问世,疫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并且可以预防重症。他表示,“可能新冠疫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还有更多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和科技来战胜这一切”。
对于未来应该开启怎样的全球性防控模式?张文宏提到,中国总结很多经验。第一个经验就是核酸的扩大检测,加大核酸检测力度也可以把病毒传播的速度降下来。他也表示,“但这就有个要求,可能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去做核酸,当然对大家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