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已达到2.4亿 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20日教育部指出,目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

教育部指出,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到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MOOCs,指大规模开展线上课程)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教育部指出,10年来,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此前接受访问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朝著这个方面去发力。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等校据报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再为中国教育发展的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相关阅读:大学国际化|拒绝追逐“洋指标”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