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际化|拒绝追逐“洋指标” 然后呢?
教育,乃众人之事,亦因而被混进一场名利场。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等校据报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再为中国教育发展的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
消息传出后,坊间不乏这是体现中国“文化自信”、“教育自主”等的论调,然而,几家的姿态始终反映不了现实的全貌,在涟漪效应是否能形成、结果有多大仍属未知之数下,退场以后所出现的评价体系的缺位,以及随之如何构筑起新的评价体系来印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也许更是值得拷问的问题。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表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本月中旬,言犹在耳,人大等校退出国际排名一事便被炒得沸沸扬扬,据官媒央广网报道,校方领导层对此事已形成共识并做出决定。如知情人士所言,此等现象反映了中国大学、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气,一时间,坊间不少声音对这“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深厚的知识体系”投下正面一票,从不把评价体系假手于人来看,对维护中国“教育主权”和“文化主权”,也可谓信而有征。
但是,喧嚣过后终是宁静,如不想只留下一地鸡毛,那么便需细想那些中国高教界“摆脱”国际排名依旧“任道而重远”的面向。
国际排名迎来“退榜潮”?没那么简单
由于排名过多涉及商业操作,这不可避免带来客观公正问题的非议,尤其评核标准重理轻文下,出现大学排名与实际声誉错配的现象非常正常。因此,像人大这般首当其冲的高校退出这场本就不可能嬴游戏,就显得那么地合理,不可谓不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好宣示。至于综合型大学,比如南京大学的同类姿态,就更显得是对商业化排名的当头棒喝。
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就目前而言,所谓“中国名校退出国际排名”仍只属个别现象,而非普遍现象,在规模不够大之下,实在难以说几家的姿态就能代表了“文化自信”。
以目前全球查阅量最大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中国大陆大学在2022年度排名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并首次有两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跻身世界前20名。另一知名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情况也大同小异,在2022年度排名中,中国大陆共有97间高校上榜,于所有国家及地区中数量排名第四,仅败给美国(183间)、日本(118间)、英国(101间),北大、清华更是双双高居亚洲第一名,为中国高校史上最高排名。
由此可见,在国际排名仍是不少留学生、国际学者的参考依据,而又与学生升学、就业息息相关下,就结果论而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的国际能见度、影响力是在逐步提升的,故许多上榜高校实际是国际大学排名的获益者。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教授便对BBC表示,退出排名是一种“商业战略”,“不像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在全球的排名不太靠前,对自己不是很有利,所以就不积极参与了”。但反过来,留下,也可以看作是排名靠前者的商业战略,而它们,尤其是那些名气较大、对中国教育具指标性者若对此沉默以对甚至乐此不疲,那么中国高教界作为一个整体从这场名利场全身而退自然只是闻楼梯响,人大、南大们所代言的,终究只是自己。
教育评价乃实践性难题 避免问题≠解决问题
2015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政策平地一声雷,承继“985工程”和“211工程”,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可见,提高国际能见度及影响力,依然会是中国高教发展的大方向,问题在于是否给“洋指标”牵著鼻子走,避免了一些人眼中的“削足适履”。
不过,即使在可见的将来,退出国际排名真的蔚然成风,随之迎来的问题也会是评价体系的缺位。
目前,世上四大知名世界大学排行榜,除了上述QS及泰晤士外,还有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以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但当中只有后者是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表,属难得的“本地姜”,前三者皆是不折不扣的“洋指标”,论曝光度,已易落入“本地姜,唔辣”之感;再者,纵使评核标准不一,惟各机构终究也是基于指标和数据来给各校打分,既然初衷是不再用排名指标作为办学建设指标,拒绝“唯排名论”,那么缺位该由何者来补上,自然也与单纯机构的“国籍”无关,而是应该结合评价的“方法”而言,避免一刀切。
全方位衡量出一间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所作出的所有贡献,本就是一个实践性难题,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不代表高校就不需要借外部评价来作为办学治校的一种参考,一如官媒评论,应该做的,是要逐渐改进和优化教育评价方式:不依赖量化指标,而是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采用分类评价、增值评价、过程评价、长周期评价、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致力实现教育评价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精准化。
走自己的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平心而论,大学为破除功利化办学所踏出的一小步是值得尊重,若会导致为了提升排名而刻意调整院系结构,为出论文而出论文,走上畸形繁荣的道路,而并非把育人置于首位的现象,那么这个评价体系就注定不可能是完美、客观、具绝对说服力,一如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言,对于排名,理性态度应是“看看而已”,不必太当真。
可是,若想成为举世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那获得一种跨国界、国际化的评价体系所认同,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否则看在外界眼中,或会落入自说自话的境地。故在新的方法未见、缺乏补位下,单纯退出现有评价体系,某程度上亦确会予人闭门造车,乃至中外“脱钩”之虞,反不利于所谓文化自信一说。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掷地有声,但拒绝追逐提升国际排名后,如何构筑起新的评价体系来印证这八个字,来告诉世人走自己的路的实际操作,才是值得省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