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职业打假人诉商家800多次 法院怀疑其敲诈:移送刑事立案
被称为内地最小“职业打假人”的18岁男子陈之强,在一年内向商家作出800多次起诉案,获利十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受理他案件的法院人员心生疑窦,怀疑其涉嫌敲诈勒索犯罪,于2021年12月27日将其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公安已对其采取刑事立案侦查。
据济南日报报道,2003年出生的陈之强家庭条件一般,家中还有弟弟妹妹尚未成年,令他高中还没毕业就开始为生计发愁,最终发现了打假维权作为挣钱的门路。
“前几年就对这行业有所关注,因为很多商家谋求暴利,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我搜集了一些相关案例和资料,学习跟法律诉讼有关的知识,然后就等着成年以后,成为一名职业打假人”,陈之强接受访问时说,其第一次打假是因在当地一间小超市买到一件过期食品,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后获赔500元。初战告捷后的他开始更频繁地打假。
为提高打假效率,他瞄准了几大电商平台,发现很多电商平台的店铺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包括假货、虚假宣传、缺少产品合格证、进口产品没有质检报告等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商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则需要“退一赔三”;按照《食品安全法》,如果卖家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则应该“退一赔十”。
报道续指,陈之强研究了相关政策法规、掌握了举报、诉讼的流程,提升其打假的成功率。陈之强最高的一笔打假获利有5000元,对方是经营熟食的电商,食品流通许可证涉嫌造假。陈之强发现后购买产品,并联系商家要求退赔,在遭拒后向法院提诉,并向工商执法部门投诉,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获赔。
报道提到,过去一年,陈的朋友圈和微博每天都在分享写诉讼材料、开庭等动态,桌上摆放著厚厚一叠的诉状,像极了法律人士。他也收起徒弟,开设打假维权交流群,收388元学费教别人如何职业打假,有公司甚至有意聘请他当法律顾问。他还跟一位网民打了一场侵犯其名誉权的官司,因为对方在群里言语辱骂他。靠著职业打假,陈之强自称,目前每个月有过万元的收入。
在他的800多场打假官司中,大部分被法院驳回,指其购买是出于“买假索赔”的牟利行为。但有300多场官司因获对方和解而获赔。至2021年12月27日,陈志强的一宗起诉案被法院驳回,同时发出《民事裁定书》指其多次有规划地、持续反复地向法院大量起诉类似案件,将法院作为其索赔牟利的平台,已构成对诉讼权利的滥用。
《民事裁定书》指,2021年12月9日,该院认为陈之强以向法院起诉作为手段,利用商家恐慌心理,迫使商家妥协,多次索取商家钱财,且数量极大,涉嫌敲诈勒索犯罪,将陈之强涉嫌敲诈勒索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徐闻县公安局已于2021年12月16日作出立案决定书。决定对陈之强涉嫌敲诈勒索立案侦查。
对此,陈之强表示,以前诉讼时从未遇到这种情况,这次在提起诉讼时,就被审判长张某找过要求直接撤诉,还警告不撤诉就将其移送公安机关。“这一次的诉讼也没走正常流程,甚至都没给被告方发传票过去”,“如果法院认为我涉嫌敲诈勒索,为何不在第10场、100场时就认定,一直等到800多场才认定?”
陈之强又指至今未收到任何通知,他强调如果这次能安全度过,“可能以后都不会干职业打假人了,我可能会考个律师资格证,想从事律师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