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IgM阳性持续逾年 专家:无传染性但未知何时转阴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发表一篇有关新冠患者IgM抗体病例持续阳性的研究报告。研究指出,两名患者核酸检测呈阴性,但他们的IgM抗体检测结果持续8个月为阳性。
《澎湃新闻》报道,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主治医师赵本南表示,两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已完全回归正常生活;在上周的检查中,两人的IgM抗体滴度有所降低。赵本南认为,两人的IgM可能会逐渐下降,但何时转阴需长期观察。
上述研究于今年2月截止,但两名患者的IgM至今仍未转阴,意味他们IgM抗体持续阳性的时间超过一年。

赵本南认为,两名患者的IgM可能会逐渐下降,但何时转阴需要长期观察。(新华社)

报告指出,在随访一年的共34名患者中,只有患者A和B的lgM呈持续阳性。患者A为41岁男性,患者B为45岁女性,均于去年1月确诊。截至今年2月9日,两人在一年内被随访7次。两位患者在出院后约半个月的第1次随访中,核酸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立即再次入院;第2次出院后,两人继续参与定期随访,他们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然而从第4次随访(发病后约4个月)到最近一次随访(发病后约1年)中,他们的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一直保持阳性。

有研究指出,持续lgM阳性结果与再感染或复发有关。然而,上述两名患者在住院和康复期间未与其他新冠患者有密切接触,因此再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此外,患者A和B在第二次随访后没有再复发,两人的lgM持续阳性意味他们体内的病毒并没有完全消除,有可能病毒复制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因此病毒量低于检测的极限。

研究推断,患者A和B之所以存在新冠特异性lgM持续阳性,或与其抑制性和/或失调的免疫系统活动有关。免疫系统活动可能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将病毒完全清除干净,剩余的病毒能够刺激身体产生抗体,导致新冠特异性IgM持续阳性。此前研究表明,IgM减少可能是病毒清除的指标。

两名患者核酸检测呈阴性,但他们的IgM抗体检测结果持续8个月为阳性。( China CDC Weekly)

赵本南预测,两名患者的特异性IgM应该会逐渐下降,但无法确定何时转阴,“所以我们也对这两名病例进行了密切随访观察,每两个月让他们过来采集核酸,并且做抗体检测”。

他强调,IgM持续阳性与核酸检测阳性并不相关,目前的检测与观察表明两名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在发现这两例患者后,我们对其进行了密切跟踪和随访,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甚至在发现早期与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对他们进行了短期隔离。期间反复送检咽拭子、分泌物标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家人以及生活环境的核酸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排除了二人具有传染性的顾虑”。

赵本南指出,研究报告中的IgM持续阳性的原因仅为推断,需进一步研究,“现在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就是IgM持续阳性的案例数实在太少了。我们写出该报告主要是提出这一个问题,也希望引起其他临床学术工作者的注意,最好是大家把这种病例能集合起来,再匹配做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