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共存论|党刊《求是》:西方政党称疫情是“大号流感”酿悲剧

撰文: 李亭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续下,著名防疫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引发网络两极化议论。热议之际,中共党报《求是》的最新发文被指有批评张文宏之意。

8月10日,中共党报《求是》在官方微博账号“求是”发文称,新冠疫情是一场有关执政党“价值立场”的大考,一些西方国家执政党却把经济和政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保资本、保选举,鼓吹疫情不过“大号流感”,不断向公众淡化疫情风险,导致疫情失控、酿成悲剧。

这被网友解读有暗自批评张文宏的含义,疑似回应此前张文宏将新冠病毒比作“流感”的说法。

此前,张文宏被询问接种新冠疫苗后,有没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他曾称 有可能,并说“就算感染,也可能就是一场大号流感,或者只是小号流感,也许是普通感冒,还可能是无症状。”

张文宏近期因疫情方面的发言,引发网络声讨。7月29日凌晨,张文宏在微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新冠病毒)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未来选择的方式是“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言论一出,引发网络极大关注。内地网络逐渐分化出两种态度,其一是力挺张文宏的“支持共存派”,指应学习西方与病毒共存,强力的封控并不能持久;其二是反对张文宏的“主张清零派”,认为他的言论不仅消极,而且危险,散播“投降主义”,甚至有人骂他为“反动学术权威”、“汉奸”。

一直被看做中国官方态度的《人民日报》也加入辩论。2021年8月7日晚,《人民日报》旗下的报纸《健康时报》发布中国前卫生部长高强的重磅文章,题为《“与病毒共存”可行吗?》。

文章称,西方国家将疫情反弹的责任推给病毒变异是“甩锅”,这是英、美等国政治制度缺陷导致的防疫决策失误,也是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文章并笃定地指出,人类应对病毒策略正确,再强大的病毒也能战胜;人类应对病毒策略失误,再弱小的病毒也会蔓延。

社会对张文宏的口诛笔伐引起部分知名人士的不满,实名认证为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的童之伟8月8日在微博上说,“相信我们不得不接受与病毒共存理念的时间不会太久。这是关系全国每一个人利益的特别重大的问题,如何处理符合十四亿人的最大利益,每个人都有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