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港铁路站亦有防洪隐患? 潘焯鸿:应大增排洪抽水设备
河南日前遭遇连日强降雨,省会郑州多处犹成一片汪洋,其中地铁5号线及京广路隧道先后被水淹,酿成多人死伤,备受外界关注。建筑工程师、中科兴业董事总经理潘焯鸿接受《香港01》采访时表示,香港路政行车隧道和铁路车站设计上亦缺乏阻洪和排洪功能,故应大幅增加排洪抽水设备等。
郑州地铁周四(22日)下午发布微博表示,周二(20日)晚上6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导致郑州地铁5号线一班列车在沙口路站至海滩寺站区间内迫停,逾500名乘客一度被困,最终12名乘客经抢救无效不幸罹难。
无独有偶,京广北路隧道当日也在5分钟内被淹平,其也是今次暴雨中受灾最严重的的地方之一,隧道内积水一度达到13米深,大量车辆、人员因此被困。当局事后在排水搜救过程中发现2名遇难人员遗体,具体死伤人数仍在核实中。
据潘焯鸿介绍,郑州京广路隧道长达4.2公里,当中南北来回有许多斜坡出入口,但是因为设计成纯行车隧道,所以就欠缺了人员逃生的设计。他指,首先,就算明知有水灾危险,而且行车隧道是密闭空间,亦可能因为挤塞而难以疏散管道内车辆及人员,所以应该在排水能力低而具水淹风险的隧道增加人员逃生竖井及设施。
另外,他建议对驾驶人士应该有充足的风险教育,让大众在千钧一发间在汽车与生命安全之间懂得取舍。而由于城市的管道密集,甚至铁路穿插,令行车隧道往往要深入地底20米,在水淹时极其危险,故他建议路政应该尽量以天桥为首先建设考虑。
事实上,早在2011年,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已发表论文《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问题初步探讨》,提及该隧道距离长(1305m),埋深大(地面与隧道底板最大高差约9m),内配大量闭路电视、通风、消防等设备,一旦雨水大量地入隧道,不仅会像一般的下穿立交积水一样造成交通断行,机动车辆熄火、被淹等,且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及民众生命。论文又分析过该隧道防洪排涝方面可能的隐患,如地面道路积水超过进出隧道出入口匝道反坡高度进入隧道、周边河水倒灌等。
另一篇论文亦指出,京广北路隧道排水系统,主要考虑排除雨季敞口段汇水、汽车带人隧道内的地面积水、日常冲洗废水、消防废水和少许渗漏水。因此是次郑州遭遇的暴雨或已超过设计承载范围。
那假设香港遇上郑州是次程度的暴雨的话,本港地铁及隧道在防洪排涝方面是否会有隐患?对此潘焯鸿表示,香港路政近年亦非常喜欢用行车隧道设计,例如中环湾仔绕道、中九龙干线及规划中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上的干线,而且与郑州京广路隧道都属于长程隧道管道、离地面非常深、并且就在海岸边缘。地铁亦一样,红磡站增设的沙中线月台、会展站及金钟站扩建皆在海边,最深处离地面分别十多米至四十米。
潘称,基于过往台风遇上天文大潮时海水倒灌令雨水无法经排洪管道排走,以及今次郑州京广路隧道的水淹经验,香港路政行车隧道和铁路车站设计上亦缺乏阻洪和排洪功能,似乎在暴雨、海水倒灌或有水淹风险时,应该备存停运及疏散备案、大幅增加排洪抽水设备、紧急供氧及通风设备和对市民大众作出适当教育。
港铁:持续检视及评估
对此,港铁公司回复《香港01》查询时表示,港铁有一系列预防措施,应对香港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情况。每年台风雨季来临之前,公司均会检查防洪设备和铁路设施,确保其运作正常。此外,公司亦备有应变计划,以应对因天气而引致的突发情况。根据观察,过往遇到台风或暴雨时,港铁车站及铁路服务大致维持正常。
港铁续指,有鉴于近年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情况,为保障乘客、员工及铁路营运安全,公司一直持续检视及评估相关预防措施,探讨有否可以提升或加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