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团队重组蛋白疫苗临床结果公布 76%人打2针可产生中和抗体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国际医学期刊《刺针-传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周三(24日)发布中国研发的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ZF2001) 1期和2期临床试验结果,接种2剂次疫苗后,76%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疫苗后97%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
据悉,该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联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已于今年3月10日在内地获准紧急使用。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表示,ZF2001疫苗在中国的两期临床实验共招募950名、18至59岁的健康成年人,采用了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案,试验在重庆、北京两间医院及湖南湘潭疾控中心完成。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大多数入组者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或者为轻度或中度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红肿、注射部位疼痛、骚痒等,为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没有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又显示,接种2剂次疫苗后,76%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疫苗后97%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达到102.5,超过89份新冠康复病人血清中和抗体水平(GMT, 51)。此外,疫苗能产生适度和平衡的Th1/Th2细胞免疫应答。

此外,今年2月,高福团队在bioRxiv发布正在国际开展3期临床试验的部分结果,显示国产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ZF2001对南非新变种(501Y.V2)的中和效果。

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产量高、安全性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优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指出,目前,ZF2001疫苗正在乌兹别克、印尼、巴基斯坦和厄瓜多尔开展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且于今年3月1日获得乌兹别克斯坦批准注册使用,是全球第一个获批使用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