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中国将用中东液化石油气取代美国产品 能源贸易重塑版图
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后,能源领域开始出现变局。中国原计划自美国进口的液化石油气(LPG)订单被大规模撤回,改由中东国家供应。据彭博社报道,这场“关税战”正在重塑全球LPG贸易格局,价格波动与航线变化加剧。由于中国转向其他供应地,作为美国LPG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已令美国能源企业承受实质性打击。分析认为,中国此举不仅令美方经济压力倍增,也使美国出口商陷入库存积压与价格崩跌的两难。
据《彭博社》4月23日报道,有匿名贸易商透露,多达7艘原定于5月至6月抵达中国的美国LPG运输船,现已转向印度和东南亚,而原卖给这些买家的中东LPG将改为供应中国。
报道指出,由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大幅加征关税,中国亦同步祭出反制措施,导致美国LPG、乙烷、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对华出口备受关注。中国目前已停止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PG和乙烷市场则被认为将受到最为严重的打击。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资料,中国是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美国LPG买家。中国海关总署则显示,2024年中国LPG进口总量为3568.21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量达1800.77万吨,占比超过五成。
另据英国《路透社》21日报道指出,中国石化企业高度依赖美国LPG进行生产,但美国国内因供过于求,如无法将产品出口至中国,将面临库存激增与经济效益受损的压力。能源分析机构East Daley Analytics的分析师Julian Renton直言:“一定数量的LPG贸易可以被重新定向,但你无法将每天40万桶的贸易量转移到其他可以接收的市场。”
航运咨询机构Drewry预计,LPG航线改变将推高运费,并对本已面临过剩的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市场带来进一步压力,影响2025至2026年航运收益。从价格来看,中东LPG期货价格近期每吨比现货高出30至60美元,远高于过往水平。类似情况在2018年关税战时曾发生,中国从美国进口LPG一度降至几近零,进口来源迅速转向中东。
卓创资讯分析师吴国栋认为,“美国新一轮关税可能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PG再度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可能寻求美国以外的LPG资源,或者与其他国家进行换货。”
另一方面,美国能源出口商则面临内外受压。Drewry指出,若出口受阻、库存积压,将迫使生产商削价求售或限制产量,长期亏损压力难免。尤其是在市场动荡与经济预期下修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暗示,关税或将“大幅下调”,显示美方在谈判中立场或有软化空间。
有分析指,中方的反制措施已触动美国底线,“让美方陷入战略摇摆”。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师徐建伟则指出:“只有当一个国家自损程度够深,它才可能选择回到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