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不下来”底气何来?中国外贸首季成绩给足了答案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国务院新闻办4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第一季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回应外部形势挑战时明言“天塌不下来”,此番表态随即引发关注。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面对全球经济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外部压力,吕大良表示,中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

《北京青年报》旗下新媒体“政知见”同日发表新闻评论,指出中国外贸稳中有进的底气,来自多方面的结构性支撑。

评论指出,从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作为第一大外贸主体,第一季进出口增长5.8%,占总体比重提升至56.8%。外资企业则为中国对接全球的重要桥梁,实绩企业数量达6.7万家,创下近三年同期新高,总进出口额达2.99万亿元,已连续四季增长。

中国进出口结构加速变化,对未来中国外贸有深远影响。(VCG)

其次从地区布局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等七大外贸省市合计进出口达7.78万亿元,占全国总值的四分之三。中西部地区亦展现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进出口总额达1.84万亿元,年增8.7%,比全国平均高出7.4个百分点。

再从贸易伙伴来看,中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对欧盟贸易总额达1.3万亿元,年增1.4%。尽管中美关系受关税争端影响,但双边贸易一季度仍实现1.11万亿元、年增4%,一如吕大良强调,“这两个数字就是最好的回答”。

与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亦创历史新高,达5.26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提升至51.1%。其中与东盟贸易额达1.71万亿元,增长7.1%,稳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9月11日,第九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廖雁雄摄)

在产品结构方面,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外贸“半壁江山”。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0.2%,比重提升至22.8%。新能源产品出口亦表现亮眼,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和电动车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针对美方频繁以各种借口对中方征收关税的做法,吕大良回应指出,这不可避免地对全球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但中国透过市场多元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进口等举措,持续提升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

文章最后引述官方观点指出,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稳定外贸的重要后盾。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