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学者献策“两个30战略”应对关税战 主打非美零关税+扩内需
编按:美东时间4月10日,美国进一步提高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对等关税”至145%;中国其后强硬反击,对所有原产地为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提升至125%。文中所提104%是指此前的关税。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手的关税冲击,内地多位学者于4月9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呼吁,当前当务之急是稳住经济、扩大内需,并提出“两个30战略”作为中期应对美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方案。
陆媒《界面新闻》报道,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会上表示,应实施“两个30战略”:一是到2030年前,对除美国外的国家与地区实现零关税、零准入限制、零补贴;二是实现国内消费比当前提升30%,相当于新增3万亿美元,填补美国关税导致的全球需求缺口。
邢自强指出,特朗普对华加征的累计关税已达104%,此举不仅无益于中美双边关系,更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永久性伤痕”——企业不敢投资,消费者成本上升,股市下跌导致财富缩水,衰退风险大增。他直言,这会对冷战后形成的“美国例外论”、“美国一枝独秀论”的宏观逻辑叙事产生重大冲击。
对于中国应对策略,邢自强建议当局尽快启动中等幅度的降准降息,结合7000至10000亿元人民币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内需,稳住消费与投资信心。邢自强强调,中美之间的信心博弈不等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亦指出,美方关税若持续升高,将导致美国进入“滞胀”状态。他认为中国当前应全面启动国家级资本动员,稳住地方政府支出与房地产市场,“稳地产比扩消费更重要”。姚洋建议中央设立“国家队”专责收购存量房屋,以压力测试地方财政、重启房地产投资动能。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呼吁快速缩小中美GDP差距,巩固国家安全与全球话语权。他指出,中国2024年实际增速虽达5%,但GDP缩减指数为负,显示“潜力未尽发挥”,宏观政策应持续加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则建议,“完成5%的GDP增长目标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他提倡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并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尽速落实重大工程计划。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从长期视角出发,指出提升国民消费的关键在于改善收入分配。他建议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给予企业加薪税收优惠,扩大实物社会转移支出与社保覆盖,以稳步释放中长期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