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特朗普掀关税战是“休克疗法” 剑指三大目标或得不偿失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对全球多国加征“对等关税”,引发国际高度关注。针对此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专访时指出,美国此举实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战,意图透过“休克疗法”挽救美国财政与制造业衰退,但实际效果与后果恐怕远超白宫预期。
有关各界评判特朗普施政看似“鲁莽”的做法,郑永年首先认为仍有其逻辑存在,尽管此举“近乎孤注一掷,赌一把”。郑永年指出,综观特朗普一系列“休克疗法”的操作,其背景是“美国政府已经逼近破产状态”,关税的第一层目标就是“弄钱”,方式是“向外国人收钱”,第二层目标要让制造业回流,实现就业和创造税收的多重目的,第三层目标是针对中国。
郑永年研判,“第一层可以,但特朗普只看到可能的收获,没有看到可能的失去,说不定搞垮了美元霸权,萎缩美国的服务业,损失可能会超过关税的所得。而第二层、第三层目标就很难了”。
郑永年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外经济策略背后,其实是对全球盟友与贸易依赖国进行敲诈勒索。针对的国家,至少有两类让他觉得完全可以敲竹杠:第一是盟友,安全上依赖美国;第二是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
对于欧洲是否会反制美国关税攻势,郑永年认为,欧洲如果有强烈的意愿,是有能力反击的。但欧洲内部有分化,德国、法国跟意大利、英国的态度就不完全一致,所以美国还会敲诈勒索下去。
对于美国制造业是否因此回流美国,郑永年断言“几乎不可能”,即使像台积电这类企业赴美建厂也会因工人素质与成本问题进展缓慢。“制造业流出去了想再拿回来,太难。我看过一些资料,如果在亚洲设厂的企业回到美国,成本高达5倍以上。”
至于中国的应对方向,郑永年认为应著重打造具有“经济韧性”的产业体系,避免受外部波动影响。“我们的目标应当是建构一个具有强大经济韧性的产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和美国的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针对美国或试图另建排除中国的贸易圈,郑永年直言“这是幻想,不可能实现”,因为美国自己不开放市场,既无法提供吸引力,也难以长期绑架盟友。“况且,你让别人选边站,别人就一定听吗?白宫一任四年,不够就八年,熬过去。”
郑永年强调,关税之争是有限度的。只要关税加到60%至70%,跟加到 500%其实没区别,都没法做生意了,就是脱钩了。
反观中国当前应对之道,郑永年强调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从短期稳市到中长期深化改革,构建统一大市场与技术创新生态,尤其要保持对外开放形象,让全球自行做出选择。
“中国正慢慢转向‘0到1’的原创创新阶段。这个格局一旦真正形成,10到15年后,也许美国和其他国家还要依赖我们的技术。”他举例,德国已经与中国洽谈新能源汽车合作,“这放在十年前是很难想像的”。
郑永年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困境源自内部治理失衡与资本垄断导致的社会不公平,并非中国造成。“美国从全球化获利最多,但是没搞好收入分配,这是他们自己的治理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