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海上移动港口”备战2027?分析:可支援两栖攻台行动
解放军近期研发的两款海上装备引起国际防务专家高度关注,包括能迅速搭建临时码头的登陆驳船,以及具备深海切断能力的强力电缆切割器。尽管这些技术具备一定民用潜力,但专家普遍认为,其军事用途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台海局势升温之际,可能对台湾构成潜在威胁。
美媒报道,近日一段在内地社群平台短暂流传的影片显示,三艘大型驳船停泊于广东湛江海滩,透过桥梁连接,形成长达800公尺的临时码头。经地理定位后确认,该地点邻近中国解放军南海舰队总部,引发外界关注。
美国防务专家达姆(J. Michael Dahm)与舒加特(Thomas Shugart)分析,该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在偏远海滩或受损港口,每小时卸载数百辆车辆,有助于加强解放军在夺取制空与制海权后的两栖作战能力。“这些驳船设计与二战时英军在诺曼第登陆所用临时港口类似,可升降调整以适应不同水域地形,甚至能将装备直接运输至海岸公路。”
不过,两位专家在受访时皆指出,这类大型驳船在战时行动迟缓、易受攻击,预料仅会在战事第二波登陆时使用,以确保已掌握制空、制海乃至局部陆上控制权。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内地研究人员近日声称,已研发出可在4000公尺深海作业的电缆切割器,并强调该装备可精确切断海底电缆。此举引发外界关注,尤其近期台湾周边海底通讯电缆多次出现异常受损。
新加坡国防专家高林(Collin Koh)表示,虽然电缆切割技术广泛应用于维护作业,但若放置于当前的政治情境下,则更具威胁性。他指出,近期大陆船只曾出现在台湾与波罗的海周边海域,与电缆受损时点颇为吻合,疑点重重。
高林强调,战争情境中,中方若刻意切断台湾对外通讯,可能引发恐慌,干扰军事协调,然而目前技术仍可能处于实验阶段,是否已进入实战部署仍待观察。
针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动向,美国情报机构曾评估,习近平已要求解放军于2027年前具备攻台能力。达姆分析认为,这些驳船只是北京军事准备的一部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正全方位提升战力,“以确保在未来数年内,若高层下令,他们能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