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内地证实出现至少4种变异病毒 低致死率难以早期诊断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证实,内地部分省区出现低致死率的非洲猪瘟基因Ⅱ型自然变异流行株。
研究团队认为,低致死率的非洲猪瘟基因Ⅱ型自然变异流行株,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早期诊断难度加大,为中国非洲猪瘟防控带来全新的挑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尽快制定和采取应对策略。

变异病毒虽然致死率较低,但仍有明显毒力,接种病毒的猪只会有关节肿胀(A)、瘫痪(B)、皮肤肿块(C)和皮肤坏死(D)等症状。(澎湃新闻)

研究称,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古老的病毒,早在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发现,至今有约100年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病毒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目前,欧洲主要流行基因Ⅰ和Ⅱ型,亚洲主要流行基因Ⅱ型。

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从去年6月至12月期间,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陕西5省进行常态化非洲猪瘟主动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总计采集并检测、分析病原学样品3522份。同时,对部分省市送检的138份疑似阳性样品进行鉴定及检测。研究团队对所有样本病毒p72基因进行检测,阳性样本则利用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进行病毒分离,最终成功分离到22株非洲猪瘟病毒。

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到22株非洲猪瘟病毒。(澎湃新闻)

研究发现,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包括核苷酸突变、缺失、插入或短片段替换等,其中有11株病毒存在核苷酸突变或缺失,导致病毒CD2v蛋白翻译提前终止,CD2v是影响病毒毒力的重要功能基因之一。根据分离地点及基因组遗传变异特点,研究团队选取4株病毒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其中2株病毒致病力中国分离监定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HLJ/18相当,表现为典型高致死性。

另外2株病毒虽然显示出较低的毒力,但依然表现出明显的毒力残留,高剂量感染能引起亚急性和慢性病程,并部分致死感染猪只。研究指,低剂量接种主要引起非致死性的持续感染,以及亚急性或慢性病程。虽然毒力较低,但2株病毒均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能力。

研究指出,今次是发现至少存在4种以上低致死率基因Ⅱ型自然变异株,虽然致病力较典型强毒株明显降低,但仍然呈现明显的残留毒力,且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能力,很可能已在田间猪群中广泛传播,造成持续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研究团队认为,有关情况给非洲猪瘟早期诊断带来巨大障碍,为中国非洲猪瘟防控带来全新的挑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制定和采取应对策略。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