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批中国“战狼外交” 华春莹:维护国家权益,做战狼又何妨?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德国《每日镜报》在12月8日以《中国的战狼》为题,在报纸的第六版刊登文章,指责中国推行“战狼外交”,其中版面上将简体字的“权”错写成“杈”,多了一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周四)回应称,“如果有些人因为中国面对毫无底线的恶意的攻击抹黑和谩骂作出回击,说明事实真相,就把中国外交称作‘战狼外交’的话,那么为了维护中国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尊严,为了维护国际的公平与正义,就做战狼又何妨?”

德国《每日镜报》的文章占据几乎半个版面的红色“杈”字,相信原意应是简体字“权”。(网上图片)

华春莹表示,德国媒体将简体字的“权”错写成“杈”,其实低级错误也不奇怪,因为的确现在就有一些人,经常明明对中国一无所知,却煞有其事地对中国进行无中生有的指责。

华春莹称,很想问问那些指责中国搞战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过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不知道他们怎么评价辛巴,那个可爱的小狮子,在各种怀疑、责难、打击当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辛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同个别国家之间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当中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衅引起的?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干涉别国内政?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威胁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的角色辛巴。(网络图片)

华春莹指,无论是将病毒标签化、疫情政治化、将中国污名化,还是滥用国家安全名义蛮横地打压中国企业、破坏正常的人文交流和经贸科技合作,无论是以所谓的人权民主自由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还是公然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恶毒地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甚至动辄实施单边制裁,难道有人能拥有随便诽谤、攻击、抹黑、伤害中国的权利,而中方却不能拥有说明事实真相的权利吗?难道一个公民都有依法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而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却不能拥有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家荣誉尊严的权利吗?难道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进行口诛笔伐时可以如狼似虎,而中方却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吗?

华春莹又说,“我小的时候,在中国有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叫《霍元甲》,它的主题歌里有这么一句歌词,‘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华春莹称,关于“战狼外交”的非议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翻版,是一些人给中国量身订做的话语陷阱,本质就是这些人做惯了教师爷,习惯了颐指气使,不习惯有人反驳。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通过给中国扣上这顶帽子,威胁和讹诈中方,让中方放弃说出事实真相的权利。

华:中国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华春莹最后强调,中国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了。中国从不欺凌霸凌他人,但中国人也是有原则和骨气的。在事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等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中国外交必须坚决有力地回击一切恶意挑衅,有力捍卫国家的利益与尊严,维护国际的公平与正义。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方的外交传统,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国人的气节。面对霸权霸凌,毛泽东早就讲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不会被胁迫讹诈。

据早前报道,德国《每日镜报》在12月8日以《中国的战狼》为题,在报纸的第六版刊登文章,指责中国推行“战狼外交”。文章提到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在11月18日举行的“中国人权听证会”,事后惹来中国大使馆的批评。文章作者指责中国是过激反应,并引用德国绿党一名议员的说法,称中国外交官的举止“更具侵略性”,反映其正推行“战狼外交”。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