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金融科技输出业务总在赔钱 未克服2大挑战上市非稳赚
编按:蚂蚁集团本计划今年在香港上市,并将成为史上全大型的IPO,然而计划因故临时煞停,教市场讶异之余,也令不少想抽新股的股民受影响。
很多人觉得抽中蚂蚁的新股便稳赢,但据《中国债务危机解密——一个次贷工作者的醒悟》的两位作者指,蚂蚁金服未来发展其实将要面对2大挑战,要处理得妥当,业务才能稳步上扬。
撰文:张化桥、张杼航
蚂蚁金服估值被市场高估? (按图了解)
蚂蚁金服 未来两大挑战
我们认为,未来,蚂蚁金服的估值将面临两个主要挑战:
1) 信贷业务的天花板在哪里?
蚂蚁金服净利润严重依赖信贷业务,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借呗”、“花呗”的增长天花板在哪里?
继2017年底要求蚂蚁金服压缩ABS发行量、降低杠杆率之后,2020年7月央行再次发文,要求统计银行与蚂蚁金服之间联合贷款的规模、逾期率等数据。这再次引发市场对联合贷款风险的警觉。
蚂蚁金服目前的联合贷款规模接近2.1万亿元,占市场总规模的一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话,其风控模型是否能继续有效?考虑到2018年至今,现金贷“共债”风险带来的信用卡逾期率大增的教训,联合贷款作为同样面向次贷人群的信贷产品,如果出现大规模逾期,必然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美国2008年次级房贷危机是前车之鉴。这就决定了,蚂蚁金服联合贷款规模扩张极大地受制于监管的不确定性。
【相关图辑】蚂蚁暂缓上市,首认购IPO即受挫 梁美芬、张华峰等政界人士有甚么反应?
2) 技术输出的前景
蚂蚁金服一直希望将公司塑造成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并将技术输出作为公司的未来目标,会成功吗?
现实情况是,金融科技赚钱很难,要不然蚂蚁金服也就不需要顶着监管压力拼命放大贷款规模了。原因很简单,一个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大部分应用主要侧重于提高创收,风险防控能力不足。而银行对风险管控和信息安全的要求,远远大于对金融科技引入的需求。这是主要矛盾。另一个原因是收费难,具体表现在大银行喜欢“内循环”,自给自足,大行基本都有科技子公司,确保自主可控是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先项;中小行金融科技预算不足,付费意愿更低。
金融科技公司在PPT上总是把市场画得很大,最后能落地的很少。
平安集团的金融科技平台金融壹账通截至2019年末签下了3707家客户,包括中国所有主流银行(6大国有银行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险公司,客户数量比蚂蚁金服高很多,可是一直在亏损。2019年,金融壹账通一个普通客户平均客单价只有2.2万元,不够支付一个技术人员的月薪收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金融壹账通还是蚂蚁金服,金融科技输出业务都是赔钱赚吆喝,要靠贷款业务盈利补贴,一个赚了面子,一个赚了里子。这个策略是否一直行得通?很难说。
抓手测试:
无论是“花呗”还是“借呗”全部为线上申请、自动化审批和放款;两者皆为信用贷款,无抵押物;蚂蚁金服风控审批会参考芝麻信用分,根据使用者使用者在支付宝和阿里系电商平台上的交易资料和行为资料等授信。“借呗”采取白名单邀请制开放给特定用户使用。在联合贷款模式中,银行在风控中也会参考央行个人征信资讯。发生逾期后,为偿还本金贷款利率按放贷利率提高50%;如逾期严重则会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贷后管理,同时录入芝麻信用,严重者会冻结支付宝账户,并上报央行征信;此外,对于严重拖欠客户也会采取诉讼手段。
【相关图辑】蚂蚁暂缓上市|如何退款?孖展不用蚀息?退款6大须知一文看清
书名:《中国债务危机解密——一个次贷工作者的醒悟》
作者:张化桥、张杼航
张化桥: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兼复星国际、龙光地产和绿叶制药等公司的独立董事。他曾在瑞士银行工作11年,期间主要担任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主管。1986-1989年间,他曾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亦曾在英国《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南华早报》、《日经亚洲评论》、《华尔街日报》和《彭博新闻社》等大型媒体发表50多篇文章。曾著有《投行分析师的叛逆宣言》(2010)、《避开股市的地雷》(2012)、《影子银行危局:中国的金融海啸?》(2013)、《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务?》(2014)、《拥抱次贷——金融科技 化解中国危局》(2018)等。
张杼航:前资深媒体从业者,曾在《新京报》等纸媒专注码字十年,后告别纸媒,进入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圈子,成为一名行业独立评论员,目前为“开甲财经”联合创始人。
【本文获“天窗出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