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惊现近百吨镉米 陆媒:流向存疑或影响食品安全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早前报道,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查获来自湖南益阳市重金属镉超标的大米,共重99.42吨,涉及7家企业。大米事后已公开销毁,将当作燃料使用。
镉是一种有害重金属,进入人体可引起骨痛等症状,严重时将导致“痛痛病”,镉米因而也被公认为“毒大米”。有内地传媒分析,这些企业镉米流向存疑或影响食品安全
陆媒《澎湃新闻》刊文分析,镉米重出江湖,一个镇雄县就查近百吨,这样的数字令人咋舌。7家湖南涉事企业到底生产多少镉米,这些镉米还流向了哪些地方,有没有进入了人们的餐桌,这些问题无不令人担忧。
此前,湖南曾多次爆出大米镉含量超标的问题。2017年,湖南益阳一家企业就将1440.25吨本应用作饲料用途的镉米销售,16人因此获刑。而这次查处的镉米,产地竟然又是湖南益阳,涉事的企业达7家之多。
文章认为,这次查出的近百吨镉米,来源可能有两种。一是“存量”,即2017年之前生产销售,流入市场,在相关查处中漏网,未被追回的镉米;二是“增量”,即最近一两年种植和生产的大米。无论哪种情况,当地相关监管部门都难卸其责。
文章又指,湖南的某些地区,屡屡成为镉米的发源地,背后是当地土壤污染治理的困境。当地的汞、镉、铬、铅等重金属排放量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地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非常突出。如果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不能全面得到治理,农民不愿把受污染的土地都撂荒,继续进行种植,那么类似镉米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恐怕将难以杜绝。
此外,镉米虽然不能作为粮食销售,但可以做饲料用途,这也是问题所在。饲料用镉米从种植到生产销售,如何严防进入粮食市场?镉米用作饲料后,会不会在动物体内富集,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这些疑问都亟需厘清。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