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香港返内地“避疫”客流不断 陆港需更细密安排
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剧,连日来,无论内地还是香港,境外输入型病例数量均大幅上升。为应对疫情,本港自19日起扩大检疫措施,所有从外地抵港人士,均需接受14天强制检疫;签证条件不足14天者会被拒入境,包括只可逗留7天的中国护照持有人。
香港机场原有的免入境跨境服务,早前因应疫情已停止,因此,这也意味著,持有中国护照抵达香港的内地人员,除在香港机场再次坐飞机回内地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回内地。
不过,在19日实施检疫令当日,有200多名从欧洲抵港的内地旅客,包括留学生,不满被拒入境,发起抗议。此后,他们获机管局安排五架专车,直送深圳湾口岸。
虽然此次事件或可就此解决,但经由香港返回内地的旅客数量众多,对于许多广东乃至其他省份民众而言,乘坐国际航班飞抵香港后再转往内地已是出行习惯,至今仍滞留海外的广东居民可能也已经有人购买好飞来香港的机票,那么,未来若再发生类似状况,香港是否还要依此类“特殊安排”处理?若每次都 “特殊安排”,则香港新检疫措施即无意义,而若任由其滞留机场,恐怕亦会造成机场压力,增大感染风险。
应该注意到,随著欧洲及北美等地疫情爆发,海外华人社群感染机率大增,而随著近期华人华侨纷纷回中国内地“避疫”,作为重要中转地的香港则持续不断迎来归国华人华侨,这其中,又确实有部分人士已经遭到感染:据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数据,3月20日深圳境外输入病例4例,均由境外飞往香港,再由香港入境深圳;而此前19日,深圳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是从外国抵达香港后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深圳;另据成都卫健委消息,一名留学生17日自伦敦乘坐国泰CX252次航班到达香港,翌日乘KA820次航班抵达成都,最终在20日确诊。
这一部分被感染人士,虽然最终目的地并非香港,却会在香港机场停留,会转化为香港的防疫压力,亦会对最终目的地的内地省市防疫带来冲击。如何应对、化解这些压力和冲击,是香港和内地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深圳自媒体消息,早前有深圳留学生的家长们呼吁深圳政府出面,和香港商讨可否打开至蛇口的关口,方便深圳留学生回深圳隔离,又或是直接派车在香港机场接应留学生,以助其顺利回家。
是否需要为前往深圳旅客开启关口或客运专线,又或者何时可以开启,这需要依据疫情情况和时机进行探讨,不过,在当前疫情下,为这些人士进行更妥善的返乡安排,香港和内地沟通协作就显得极有必要。
从另一角度考虑,如果香港和广东乃至整个内地能够谋划长远,从制度角度加强两地合作应对特殊状况的能力,对日后发展亦将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