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中国意大利皆“封城” 《纽约时报》为何态度迥异?

撰文: 孙飞
出版:更新:

始于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尽管在中国正逐步受到遏制,而在中国之外却是愈演愈烈。中国内外之所以形势迥异,固然有时间差的原因,应该也有防控方法和力度不同的原因。但是对于在中国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一些西方观察者的视野里依然是“错误的示范”,然而如果其他西方国家也采取了类似手法,则又是一种观感。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就在不经意间将这种“双重标准”展现了出来。

当地时间3月8日,《纽约时报》官方推特连发两条Twitter,一条批评中国对疫情的防控称,“为了抗击冠状病毒,中国将近6,000万人置于封锁之下,并对数亿人实施了严格的检疫和旅行限制。这场行动给人们的生计和自由带来了沉重的代价。”编发自该报的文章《中国也许有效控制了疫情,但代价惨重》。

稍后又发一条报道意大利对疫情的防控称,“突发新闻:意大利正在封锁米兰、威尼斯及其北部大部分地区,为遏制欧洲最严重的冠状病毒爆发而甘冒经济风险。”编发自该报的文章《意大利封锁国家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对抗冠状病毒》。

这两条Twitter都在报道和评论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区域封锁手段,但是为什么报道方式会有如何大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1月23日中国武汉“封城”后,《纽约时报》曾有文章《专家称武汉“封城”规模史无前例》称,“封闭城市几乎肯定会导致侵犯人权,而且在美国显然是违反宪法的。”在该报后来夹杂着很多主观评论的报道中,多次以多种方式从多种角度指示对“人权”的侵犯,例如引用“武汉的女权主义者郭晶(音)”的话称,“她和其他志愿者已经接到了许多居民寻求帮助的报告,说她们在家中受到家人的身体虐待。”

那么,意大利封锁本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否也会导致侵犯“人权”的结果呢?是否会将数百千万人置于封锁之下,并给他们的生计和个人自由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呢?

在3月10日网络中传出的一个视频里,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名健身教练Luca Franzese自拍发出求救,哭诉自己47岁姊姊Teresa Franzese很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于家中,急救中心一度拒绝给他检测,自己被关在家中24小时,他还控诉“没有任何人在乎我们,没有任何政府部门给我打电话”,“意大利抛弃我们了”。

与《纽约时报》对郭晶所讲的模糊信息相比,这段视频显然更接近现实,而且似乎更有分量作出侵犯和伤害“人权”的指称。但《纽约时报》仍然有些刻意地强调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差异。例如在报道意大利“封城”的文章中表示,“一些居民对该法令表示欢迎。26岁的女服务员Miriam Ben Cheikh Amor说:‘在中国,他们更加僵化。’‘也许我们也需要一些。’”

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名健身教练Luca Franzese发出自拍求救。(影片截图)

总之,在对中国和意大利封锁区域以防控疫情做法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的主观倾向性比较明显,对两国似有两套不一样的报道基调,称之为“双重标准”不足为过。

这种“双重标准”其实是基于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延续对苏联“冷战”胜利后的思维惯性,也就是肯定西方式“自由”“民主”、“选举”等因素为特征的理论逻辑和制度实践,不然就是落后、不正确、有问题的,需要向西方学习。这种似乎无法祛除的意识形态偏见,已经让不少自诩客观独立的西方媒体,失去了客观独立而不自知。

尤其是在对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很多西方媒体甚至赋予自身一种价值审判员的角色,对中国等政治形态差异巨大的国家采取居高临下挑剔批评的态度。不否认中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往往会被轻易地归于政治体制;如果中国做对了一些事情,或者比西方做得更好,首先会采取怀疑的态度;即使勉为其难地承认中国的一些治理效果和优点,也要侧重于其消极的方面,甚至试图从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来。至于新闻的客观、中立、理性,似乎都被抛到一边去了。

即使是美国《纽约时报》这样拥有很多知名度、很大话语权的大报也没有免俗。《中国也许有效控制了疫情,但代价惨重》一文,就展现了该报在涉及中国报道时的倾向性,而在与对意大利相同做法的报道形成鲜明差异后,呈现出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