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斩首”行动恐招伊朗报复 中国为何忧心忡忡?
伊朗革命卫队“圣城军”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1月3日遭美军空袭炸死。1月4日,伊朗在圣城库姆(Qom)的扎姆克兰清真寺(Jamarkaran Mosque)上,悬挂象征报复的红旗,外界担忧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版“勿谓言之不预也”
就中国的外交路线,鹰派解读经常用上几句说话,这次却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身示范。
华府指控伊朗在伊拉克策划反美活动,更多年来危及美国公民性命,“斩首”苏莱曼尼犹如美国版的“敢于亮剑”和“虽远必诛”。事后特朗普更警告伊朗如报复美国,华府已准备好轰炸目标,“勿谓言之不预也”。
对于美军的震慑行动,外交部长王毅的评价不愠不火,他认为“美方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加剧局势动荡,并敦促美方不要滥用武力,通过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这些平实判断外,王毅又特意点出:“中方将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维护中东海湾地区和平安全发挥建设作用。”
中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这句话确实可圈可点。首先美伊在中东角力,掀动伊拉克内的宗派冲突,死伤枕藉,而由黎巴嫩到也门各大小战场,苏莱曼尼的身影无处不在,他擅于组织什叶派民兵,参与和发动“不对称战争”。中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即可知美伊各有代理人,在伊拉克体制内外互相倾轧,苏莱尼曼实属战损阵亡者之一。
中方批评美国“军事冒险”,但以“维护中东海湾地区和平安全”为目标,难道又会赞同伊朗军事报复吗?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社评就指出,美伊开战对华“弊大于利”:“中国从中东的石油采购量已是全球第一,远远超过了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另外中国在伊朗、伊拉克和中东很多国家都有大量投资。”
🔑美军炸死伊朗指挥官苏莱曼尼🔑
《环时》更判断:“中东再乱也不会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警惕,只是可能改变美国对处理事情紧迫性的排序。”社评未提及的是,中国是伊朗的主要军火供应国,同时也“违反”美方禁运令,进口伊朗石油。当然,中国是主权国家,没必要遵守美国的“长臂管辖”,美方亦不敢对华轻举妄动。
分散注意力抑或另辟战线?
可是翻查纪录,美方就曾经以违反禁令为由,制裁中国的电讯业龙头。2018年,华府下令“断供”中兴,致使该企业几乎没顶,最后要支付巨额罚款,以及接受美方派员监督,才和解了事。同年底,美方又以同一原因,要求加拿大拘捕和引渡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标志著华府大举封杀华为的开始。
🔑伊拉克民众上街悼念苏莱曼尼🔑
假如中东局势大乱,情况一是美国需分散资源和精力,再无法集中压制中国,北京可获得缓冲时间,情况二是美国不再睁一眼闭一眼,对华严厉执行禁运令,开启全新一条战线。《环时》就称:“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个定位不可能改了,从长远看,中国不能指望一个地区冲突帮我们缓解战略顶层的压力。”
美国要铤而走险,成功就是特朗普“走运”,失败也是他“自作孽”,要来的总要来,中国静观其变就好,不幸灾乐祸,亦不掉以轻心。毕竟中国在中东的处境较好,除了因政军层面涉足有限,也源于从未“选边站”;北京在逊尼和什叶两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专心做生意,如今也不见得会贸然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