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美政冷经冷 军方为何仍然过从甚密
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12月27日至30日于阿曼湾国际海域举行的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因为汇集了被视为美国“三大对手”的中俄伊三国,近几日可谓吸足了眼球。不过,如果认为中国与俄罗斯、伊朗进行某种军事合作是为针对美国,则可能是对中国军队当前的复杂角色有所误解。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的11月14日至24日,中美两军还在美国夏威夷共同举行了一次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而且中美两军类似的活动不乏先例,在近些年尤其常见。当中美政治关系和经济交往都有所冷淡,甚至打起贸易战的情况下,中美两军的这种紧密互动尤其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两军的这种关系或许也正验证了中美关系“稳定器”的角色。
“奇怪”的中美联合演习
在刚过去的11月,中美两军的交往颇为频密。除了在夏威夷的那次为期10天的联合演练,11月5日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T. Esper)通话,就台湾、南海、涉港、涉疆等问题表达中方立场。11月18日,两人在泰国曼谷参加第十次中国—东盟国防部长非正式会晤期间,也进行了一次中美国防部长会晤。
两人这两次交流过程中都提到一个“元首共识”。如11月4日魏凤和对埃斯珀称,“两军要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继续推动两军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器’。”
据悉,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向美方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这一概念似乎并未在美国引起很多响应。不过习近平与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达成一个共识——中美两国军队的相互交流应该加强。再到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这一共识得以延续,并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后被定义两国关系“稳定器”。据称,这一定位是习近平与特朗普的共识。
于是就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观,当中美两国贸易战如火如荼之际,作为两国武装力量的国防军队却屡屡举行联合演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打得火热”。
在中美达成“元首共识”的2013年,中国军队就在11月于美国夏威夷共同举行了“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出实兵到美国本土参加演习。此后每年两军都有举行以“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为主题的演练,地点不限于美国夏威夷,另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郊的美军刘易斯基地,中国广州、海口、南京等地,都留下了中美两军士兵的足迹。
两军演习的另一主题是应对反恐、护航、反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最引人注目的是“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这是美国第三舰队倡议的现今国际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始于1971年,最初主要是针对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每年举行一次,苏联解体后改为每两年一次,其目的亦改为保障太平洋沿岸国家海上通道的安全和联合反恐。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了2014年和2016年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国对于美国的邀请给予了积极反馈。2014年中国海军拨发4艘水面舰艇、2架直升机、1个潜水分队、1个特战分队,共计1,100余名官兵参演。2016年更派出5艘军舰,及3架舰载直升机、1个陆战分队、1个潜水分队组成,共1,200余名官兵,规模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不过,2018年中美贸易战急剧升温情况下,美方没有邀请中方再次赴会。
除此之外,中美两国军方还有其他一些灵活多样的联合演习案例。例如早在2012年9月,中美海军举行了联合反恐演习;在2014年10月,中美和澳大利亚举行了代号为“科瓦里”的联合军事演习;在2014年12月,举行了首次“意外相遇演练”;在2019年2月,中美等9国参加了在巴基斯坦近海举行的“和平-19”演习。
“特殊”的中美两军关系
美国国防部专门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施灿德(Chad Sbragia)在11月13日作演讲时表示,“习近平自己也说过美中两军需要发展稳定关系,用他的话讲就是‘希望两军关系是美中关系的稳定器’。我们当然也希望与中国的关系是这样,而美国国防安全的目标,还包括确保美中两军关系是‘可预测的’。”
中国海军是中方参演的主角。其海军现役舰艇总吨位和综合实力都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海军,而且其海军规模和实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正在经历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的转变。这样一支海军,显然是不能一直依靠在港口里的,无论如何都是其他国家无法忽视的存在。就此来说,中美两军的联合演习,意味着美方做出了公开接触与合作的姿态。
即使在中美贸易战和在中国南海舰艇频频对峙的情况下,中美两军之间的关系却经以往更为热络,确实是一种比较奇怪的情景。不论如何,中美两军的这种状态对于中美关系而言可以说是有益无害。两国关系越紧张,这种军事关系越凸显其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
在国际舆论的一般视线之外,中美两军对于彼此的实力和威胁应该知根知底,均有所戒备。不论是中美政界高层还是军方高潮,应该有一种共识和默契:中美生战只会两败俱伤,“中美无战事”应该是两国关系的底线。那么,保持持续性的接触和沟通,则就是不受一些媒体小道消息和意识形态论者夸张说辞的迷惑,避免擦枪走火、战事升级必不可少的“保险丝”、“灭火器”。
当然,两军交往中也不排除相互竞技,甚至是窃取军事机密的动机,对于军队来说,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例如,五角大楼发言人在2013年回答美国邀请中国参加2014年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相关问题时曾客气地说,“美国海军有作业安全措施来保护美国的技战术、作战手段和程序不致外泄。”中国官媒对此评论称,“这些话,有时还需反着听。对美国,我们也要多一根弦。”
除了这些台面下的动作,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的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大国而言,确实有很多值得为外人道的合作空间。在人道主义救援、保障航道安全、反恐、维护地区安全秩序等方面,都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两国关系面临考验,全球很多地区仍在遭受战争和恐袭的困扰,还有其他一些地区逐渐趋于紊乱。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确实需要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国军方都能够保持务实和冷静,并通过坦诚的合作构筑起一道守护人类共同命运的防波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