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对台26条措施” 台湾政府太不现实

撰文: 郭雪筠
出版:更新:

上周一(11月4日),大陆国台办等20个有关部门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这是继2018年的“惠台31条”之后,北京对在陆台资企业和台湾人提供进一步的同等待遇。
不出意料,民进党政府上下对此口径一致地炮轰。直白地说,“26条措施”不过是北京处理两岸问题众多工具箱的其中一个,以当前两岸关系状况而言,是要“打压”还是“红利”,决定权很难在于台湾—这点台湾人亦知晓。如何面对大陆,是台湾社会的宿命。

北京公布新措施后,台湾总统蔡英文表示,不论是去年提出的31项措施或是现在的26条措施,“其实都是在中国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脉络里,就是中国为了实现对台湾‘一国两制’方案而推出的”。台湾陆委会则表示,“该等措施是在去年‘对台31项措施’基础上延伸扩大,相关内容不改‘名为惠台、实则利中’本质,更夹带进行‘一国两制’的政治操作”。台湾外交部的回应更有意思,除了强调台湾人在国外出事“不必找中国大使馆”外,更表示台湾人若拿“中国护照”属于违法。

大陆切合现实的惠台政策,令蔡英文陷于被动。(资料图片)

有趣的是,虽然传媒和政府吵得热闹,但台湾民间对“26条措施”没有太大反应,不如一年多前的“惠台31条”所引起的广泛讨论。可见对于种种“惠台”,台湾民众已视为常态了,而追问中共此举是“干预选举”也好、“侵犯主权”也罢,都需要先看看“26条措施”到底是甚么,跟一年多前引起讨论风波的“惠台31条”又有甚么不同?

“26条措施”到底是甚么

对大陆而言,“26条措施”的意义当然不仅仅是“使台湾人融入”这么简单。去年3月国台办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洋洋洒洒31条,尔后江苏、福建、广西、北京等地就像比赛一样,针对各地方政府的需要,分别出台自己的惠台政策。

在“惠台31条”颁布之后这一年多,国台办持续找了一些台商对谈,想更进一步确定台商需求,所以,当可视为进阶版的“26条措施”出台,台商应该不会感到意外。从今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到刚落幕的中共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台内容,再到“26条措施”,也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进阶版,“26条措施”比“惠台31条”精粹、细化。比如在“惠台31条”公布之时,就已规定“台资企业可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26条措施”对此更明确了,指出“台资企业可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测试和互联网建设。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大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洋洋洒洒十多项,可说涵盖了各个领域。

当今的台湾年轻人熟知大陆网络用语,天天看着关于“中国”的新闻。(资料图片)

另外,“惠台31条”已表明了“台湾金融机构、商家可与中国银联及大陆非银行支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合作”等两岸金融合作领域,此次“26条措施”再进一步明确表明,“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济和贸易保障措施”、以及台资企业可向大陆地方政府申请融资等等。

在个人层面,“26条措施”中比较显眼的是:台湾人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申请旅行证件,以及台湾运动员可以“以内援身份”赴大陆,等等。

过去台湾运动员是以“外援”身份到大陆球队打球,有名额限制,如今若以“内援”身份,则没有名额限制,对台湾运动员而言,无疑是开了一扇有发挥空间的大门。对台商而言,“26条措施”中对台企融资问题的解方也是一大利好。但整体而言,“26条措施”中的许多项目,大陆早已经在做,比如两岸5G供应链的合作、台湾企业参与大陆政府的基础工程建设等等。至于此次台湾外交部严正驳斥的“台湾人不必去中国大使馆寻求协助”,其实台湾人在国外旅游时碰到问题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求助的现象也不稀奇,甚至在台湾旅游论坛上都不时有人讨论。

除非是特殊专长或做生意,否则对在大陆生活的多数台湾人而言,“26条措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变化。在当前两岸关系僵局下,大陆政府白纸黑字地写下对台商和赴陆台湾人的承诺,当然是希望持续以经济诱因吸引台湾人西进,这“26条措施”是对台湾人的再次喊话—不论传媒怎么说,不论政治怎么冷,有意愿到大陆看看的,都欢迎。

台湾人赴陆,求的多是一份就业、一个未来,对于政治方面的争拗普遍不感兴趣,只在意自己的生活便利与否。撇开惠台政策背后的政治考量,拿了台胞证就可以自助取票、台湾运动员可以多参加大陆的比赛,总归是方便的。以敌对心态看待两岸关系的台湾政府与传媒,从惠台政策所带来的“国民化待遇”里看到的是政治,但对于民众而言,哪来这么多政治?

台湾政府的政治过敏程度,从台湾外交部急急地跳出来说台湾人不准拿“中国护照”可见一斑。“26条措施”中根本没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民进党上下反驳、甚至画了个假人来打,恰巧反映出对于现况的无奈。

台湾愈来愈多年轻人到内地升学及就业,以谋求发展。(资料图片)

赴陆谋发展早成势 民进党始终无感

从“惠台31条”到“26条措施”,台湾陆委会痛批它们本质都是“名为惠台,实则利中”。问题是,“惠台”与“利中”相悖吗,不可以并存吗?台湾人才跑到大陆工作,大陆自然得利,但这些外闯的年轻人何尝不是想为自己谋求更好的事业,政府官员对此岂会不知?

这几年大陆政府的所有措施都在将台湾人“公民化”,从前几年的卡式台胞证,到后来台湾人在大陆工作不用申请工作证、再到近期推出居住证……不用政府提醒,台湾人也知道中共的目的。现在大陆在做的就是个“两岸统一方案”,想要统一台湾、想推进“两制台湾方案”,全世界都知道。

但是,在知晓中共的“司马昭之心”后,是否去大陆读大学、去大陆工作要注意甚么……这些讨论在台湾论坛上都是寻常,且不说大陆一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里台湾人的身影也不少。所谓“惠台政策”,根本不是中共天纵英明想到的,台湾在过去二十年产业转型困难、薪资冻涨,根基已经开始晃动,这些政策也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民进党政府自然知道这些现实,所以用“美台关系友好”等政治论述,想化解两岸僵局下人民的疑虑。但是,蔡英文知道现实,却也太不现实。

不论好坏,“赴中”早已成为台湾人正常的生涯规划选择。(资料图片)

台湾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普遍亲美,青年普遍“天然独”,抗拒中共。但讽刺的是,台湾社会与大陆民间不论经济上、还是娱乐或生活上的连结程度,远高于十年前。当今的台湾年轻人熟知大陆网络用语,天天看着关于“中国”的新闻,不论好坏,“赴中”早已成为台湾人正常的生涯规划选择。

台湾社会的“亲美”则是另一种情况。台湾社会知道美国提供“台湾安全保障”,也认为台湾应保有“西方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美台很难达成两岸这样的紧密联结与人员流动。

美国与台湾某程度上是在维持着一种“务虚”的关系,纵使美国推出《台湾旅行法》及《台北法案》,也试图营造“美台关系更进一步”,但这“更进一步”很难化为民众有感的实质牛肉,2019年台湾仍无缘于各种国际会议。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与台湾相近的美国,很难将其影响力发挥在台湾议题上,更别说让台湾人真正“有感”。

反之,台湾社会认为意识形态与自己抗衡的大陆,对台湾人民生活的影响力却日益明显。美台关系虽好,但是“务虚”;两岸关系虽僵,但是大陆对台政策却又“务实”。

台湾在中美之间虚虚实实地摆荡,在意识形态号召与切身生活利益中摇摆,台湾政党在其中纵使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层面,但最终,《台北法案》也好、“26条措施”也好,民众都会在心底默默掂量:普罗大众的切身需要,究竟是甚么?

上文刊载于第18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1月11日)《面对“对台26条措施” 台湾政府太不现实》。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