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歼20具作战能力 陆媒分析中国第六代机三大技术应用

撰文: 褚文
出版:更新:

解放军空军此前在10月中旬宣布,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正式装备驻安徽芜湖基地的“王牌部队”,被认为歼20正式形成作战能力。与此同时,安装国产“太行”军用涡轮风扇引擎的歼20,如今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中国对于第五代战机的开发工作可谓告一段落。
由于中国国防装备研制阶段划分方法是“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是故继歼20后,中国理应已启动最新第六代战机的开发工作。事实上,具官方背景的《兵工科技》日前就在网上发文,谈到中国第六代战机可能的三大技术应用。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文章先是引述歼20的诞生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该所总设计师,同时亦是负责下一代战机研制“十三五”未来发展重点预先研究项目的王海峰博士的言论,称他首次透露第六代战机的部分技术细节,其中包括其综合航电系统,形容中国下一代战机将具备全向探测能力。

文章分析,可以预见,中国下一代战机的综合航电系统相比五代而言,应该具备更高级的综合航电和战场感知能力,或者说信息化能力。中国第六代战机的综合航电系统,可能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物联网技术、新型雷达技术。

其中,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是实现全向探测、感知技术的一大关键,不仅是指各种传感器的综合,还包括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处理,从而产生新的有意义讯息。未来中国更可以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智能蒙皮技术,将雷达天线、光学探测装置、发射机、接收机、讯号和讯息处理机、射频电缆和其他传感器设备统一综合,布置在战机各个部位的机身或结构内,实现“传感器即飞机”,使战机具备360度全方位态势感知能力。

文章亦强调,在传感器融合技术方面,中国并不落后。歼20已使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具体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战能力。

物联网技术

第二技术是物联网,其是一种将任何物品通过讯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联结,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技术,第六代战机的一个特点是基于物联网构成的作战平台。在物联网内,这种超越维度的“即插即用”式物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可最大限度提高第六代战机的作战效能。

文章同时指出,中国在物联网技术已可以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早在2012年,中国军方联合地方机构合力创建“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构建装备感知系统、研制军用自组网、单兵无人机系统、智能侦查体系等军事技术,实现初步应用到军事方面。随着智能化、通讯技术、5G网络的进一步提升和普及,技术还能扩大至更大的范围,使第六代战机真正具备网络一体化作战能力。

新型雷达技术

新型雷达技术方面,文章分析中国已在积极研究具有颠覆性的新概念雷达产品,其一是太赫兹雷达,其相较传统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无视隐身涂层、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中国已成立多个太赫兹雷达重点项目实验室全力研发。2016年6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就已顺利完成首部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的研制,主要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标志中国电科的太赫兹成像雷达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二是微波光子雷达,能集微波和光信号的传输、处理等优势于一体,是雷达领域的一项潜在颠覆性技术,具有探测距离远,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目前中国在的研发工作已有相当进展,2017年6月,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首部微波光子雷达样办机,通过外场非合作目标成像测试,获得第一幅微波光子雷达成像图样,在分辨率上比国际水平更高。

歼20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视觉中国)

但文章在最后亦重申,以上技术只是基于现有资讯的猜测,不排除未来我国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其他更先进的技术,使其航电系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直至目前为止,全球未有任何国家拥有公开的第六代战机的实体草案,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提出研究的国家则有日本、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欧盟部分国家。

(兵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