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仅次美国 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11月3日(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大讲堂”首付公开课上指出,以全世界人工智能的研究水平来讲,美国第一,中国和英国可以并列第二。但他亦指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潘云鹤称,全世界最好的前1%人工智能研究论文一共是3530篇,美国占1300篇,中国1100篇,中国排在第二位,然后英国排在第三。如果再把3000多篇论文中间最好的100篇拿出来看,美国是59篇,英国19篇,中国只有16篇,中国只能占第三位,“全世界人工智能的水平,美国第一,中国和英国可以并列第二,我们数量多一些,他们的质量更好一些”。
而从人工智能产业上比较,潘云鹤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来讲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和中国相比,美国的优势很大。“人工智能产业如果划分为机器学习、技术平台、处理芯片、智能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九类,那么,统计显示大部分领域美国企业数量比中国多,机器人、语音识别、智能无人机这三个领域中国企业的数量比美国多。”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有哪些特征,其发展目标又是什么?潘云鹤解释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意识到,机器的智能和人的智能是两种有区别的智能,一种是矽片的智能,一种是有技术的智能,这两者之间一定是各有所长,最好的办法是它们联成一体,能够自如地运用,使他们构成一个比人和机器更聪明的智能体来为人服务,这应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目标。”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