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徘徊揽炒边缘 涉港争议揭破中美贸易战“真相”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美国NBA火箭队总经理莫利(Daryl Morey)日前于Twitter上载写有“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Hong Kong”标语的图片,支持香港示威,遭到内地官媒及网民批评,内地多个赞助商、直播平台和艺人宣布与火箭队“割席”,官方央视亦决定立即暂停NBA赛事转播安排。
事件引发中美舆论回响,NBA至今未公开致歉,美国网民的反应也较往常激烈,实则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个中争议实体现中美贸易战的长期趋势。

原本聚焦于缩少贸易逆差

在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双方即使有争拗也可以一事归一事,不会每次都将新仇旧恨一口气清算,否则最终只会剪不断理还乱,逃不出关系冻结或破裂的结局。可惜从去年贸易战爆发以来,各界看到的是美方逐步跳出原定框架,额外牵扯其他争议,期望借此增加手上筹码,致使北京退无可退。

莫利涉及香港的言论,引发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抵制潮。(Twitter截图)

几年前特朗普竞逐总统宝座,他当时同样大放厥词,指控中国“偷走”美国工人的职位,批评前任总统放任中国坐拥对美庞大贸易逆差,被北京“占了便宜”。中方则就此重申,当前全球分工自然生成,属两国生产力和产业结构改变所致,而相对廉价的中国商品惠及美国消费者,节省家庭开支。

由此可见,双方争拗当时止于经贸议题,甚至直到贸易战开打大半年,华府焦点仍在于缩少贸易逆差。中方提出的建议也相对简单,不外乎按自身需要,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增购美国农产品和波音飞机,然后是降低个别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容让外资更容易进入中国的重工业和金融业。

+1

中途杀入华为禁令、新疆人权争议

不过美国不为所动,迄今为止更在贸易战中掺杂其他争议,实际行动是以经贸领域为突破口,一口气“整治”中国。首先是华府抛出国安疑虑,下令美企断供华为以本伤人,还号召全球盟友封杀中国电讯业龙头华为,另外于去年底要求加拿大,以违反美国所作伊朗禁制令,拘捕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

最近难得中美重启贸易谈判,华府不忘先施下马威,首度直接由人权议题入手,对北京“极限施压”。10月7日,美国就北京对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穆斯林的政策,将28家中国公共安全机构与企业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其中包括视频监控企业海康威视等8家科技企业。

NBA总裁施华指出,联盟并非不支持火箭总经理莫利,并强调平等、尊重、言论自由是NBA的价值观。(AFP)

经贸归经贸,政治归政治,贸易争议才有可能完满解决。可是一路走来,美方先后引入国安、外交、人权等筹码,不断开辟新战线,明确表示华府致力掌握全球政经领导权,这难道是和解互谅的态度吗?NBA濒临揽炒正是揭穿这一重“真相”,甚至引导两国人民都意识到,中美分歧远不止于利益分配。

商业利益和价值观之间作取舍

莫利言论是个突如其来的爆发点。NBA在中国有数以十亿美元计的生意,当然有国民受聘或受益于这条产业链,然而是次争议触及价值观底线,官民反应清晰明确:不会为了看高清直播赛事而退让,也不会为了NBA产业链上的本国职位和商业活动而放弃原则。

尽管相对较为温和,太平洋另一端何尝不是作同样表态呢?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响应网民舆情,所言大同小异,指责NBA重视商业利益多于美国价值观。这也解释了为何NBA还未“遵循先例”,彻彻底底自我批评,因为各大球队夹在中间,要同时面对“不高兴的”中美官民,唯恐顺得哥情失嫂意。

尽管是世界第一的消费市场,美国的“市场武器化”程度相对较低,此前美商仍会公开呼吁特朗普顾全大局,不要与中国完全闹翻,但NBA事件也许正预示,斡旋空间日渐缩小。至于中国的态度,从几个月前炮轰国泰,到如今封杀NBA,官民在商业利益和价值观之间如何取舍,答案已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