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行示范区】内地智库:深港非替代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公布4600余字的“意见稿”,支持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惟不少人解读为中央要深圳替代香港之意。
对此,接受国务院研究室指导的内地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周二(27日)发文称,深圳与香港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合作和协同关系,二者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文章指出,客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下的开放内涵的重要性,体现在“一国两制”方面。毗邻深圳的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港澳特别是香港社会并不太关注GDP多少,不太在意也不太在乎深圳GDP超过香港。避免深圳与港澳“鸡同鸭讲”般的话题错位,深圳就需要放开视野,超越经济,全面开放和全面发展。
文章续称,广义上,深圳对香港的替代自建市之日就开始,“前店后厂”其实就是一种替代。时至今日,深港之间彼此可以替代的都已经替代完毕,余下的都是难以替代乃至不能替代了。“比如深圳金融替代不了香港;深圳的科技创新优于香港等,因此‘替代论’并不适用当下以及未来的深港关系。”
深港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合作和协同关系。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圳(内地)建设好离不开香港,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离不开深圳(内地)。
文章并借用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描述,指深港关系应该是“各好其好,好人之好,好好与共,深港协同”,而且深港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方的衰落并不会给另一方带来益处”。
文章最后认为,香港回归后这20多年,深港在政府协调、产业连接、创新联动、公共服务共建、文化交流、跨境生活、青年创业就业等领域的合作,其丰富性和多样性超乎想像,并指二者协同发展的格局,是国家极为稀缺、宝贵的资源,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带动。“‘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梦幻协同,一定会在国家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