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署名评论:中国需应对霸凌主义挑战 风雨无阻实现美好生活

撰文: 郑子健
出版:更新:

8月7日,官方新华社发表署名“宣言”评论文章,题为《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文中虽然只字未提中美贸易战,但就不点名批评:“(有人)不愿意看到13亿多人的生活美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这是无法回避、必须应对的挑战。”该文称:“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

北京,人民大会堂。(路透社)

该文指1949年中共建政之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区区100多亿美元,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纺织业。即使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仍然物资匮乏、生活贫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人口红利减弱、产能过剩

该文称,由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40年来度过1989年六四事件后西方国家制裁、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等挑战,走过了“温饱阶段”,迎来了“全面小康”,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

《宣言》亦提到改革开放40年后各项问题:“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社会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国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也期望收入、教育、医疗、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启动所谓“三大攻坚战”

中共近年启动所谓“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并屡屡呼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即意在对治上述问题。《宣言》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可观,GDP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中高速区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低于5%。

该文进而强调:“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中国制度的优势充份释放,我们持续健康发展、战胜风雨考验的意志如铁、信念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