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2018】李庄谈“薄王”遗害中国法治 冀习近平“扫黑除恶”
一年一度香港书展今天(18日)开幕,其中的名作家讲座环节向来引人瞩目。薄熙来任职重庆期间被判刑的前内地著名律师李庄打头阵,发表题为“薄王遗毒与中国法治”的演讲,吸引两百余人到场聆听。讲座中,李庄大谈薄王对中国法治进程的“遗毒”之深,也建言“清毒”之方。
2009年7月,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及时任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将“打黑除恶”作为首要任务,针对当地黑帮势力展开专项行动,先后逮捕数千名涉黑嫌疑人,但也遭外界质疑薄清除政敌和制造冤假错案。
当年6月,当地黑社会性质团伙主要嫌疑人龚刚模被捕,李庄因担任其辩护律师而被当地检察院起诉,指其唆使嫌疑人及证人伪造证据,污蔑警方刑讯逼供。李庄后被判处一年六个月徒刑,2011年刑满出狱。
出狱后,李庄专心撰写长达三十万字的自传《李庄案真相》,揭露“薄王”真面目,批评薄王二人打黑期间的办案方法违反程序正义,也希望中国的法治进程以此案为鉴,法治精神能逐渐得到彰显。这次讲座,李庄大谈薄王对中国法治进程的“遗毒”之深,也建言“清毒”之方。
被判入狱服刑 各地纷纷学习效仿
重庆打黑的初期,就有很多人相继站出来反对薄熙来、王立军的胡作非为,亦有不少法律界人士和民众质疑“打黑”实为“黑打”,无视法律程序以及事实上广泛存在的严刑逼供,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让一部分重庆最富有的私营企业家在打黑过程中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造成法治的倒退。
即便如此,李庄说,薄王主政期间他遭起诉判罪,入狱的一年半里,大到一个省的公安、小到各地级市、区、县的公检法单位,都率团来他所在的看守所参观考察,他在的看守所俨然成为“模范先进看守所”,是全国各地看守所的学习对象。许多地方的官员来过之后,就回到当地效仿实验。
李庄说,在王立军、薄熙来相继落马后,一些地方的官员找他吃饭,还奉承他是“大师”,说他“看得准”,还向他表示他们亦看准薄王将失势,没有跟随当时参观学习的风潮。
2012年3月,王立军事件发生后,薄熙来被停职,自此重庆开始了漫长的清除“薄王遗毒”进程,直到五年之后的2017年7月,另一位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落马,其主要罪名之一仍是“清除薄王遗毒不力”;孙落马后,第三位政治局委员陈敏尔就任之日就誓言清除遗毒。李庄说,孙政才在位的五年什么也没干,只等著升迁上位,直到他下台后,清理“遗毒”的步伐才加快。李庄表示,“薄王遗毒”就如感冒者在人群中打喷嚏一般,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想要根除需要花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要看清遗毒的本貌,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后“黑打”时期 遗毒清理见效
李庄说,自己刚被放出来那段时间里,一直苦受“遗毒”骚扰。他说无论去哪里都有人跟著,特别是搭飞机或高铁去重庆的时候,当地高度戒备,请来许多人监视他的行踪,还驻守在他所住的酒店,让他困扰不已;在微博上,李庄的发言也受到“薄王”水军的困扰,只要提到薄王二人之事,就会吸引一堆人前来责骂他污蔑了“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好书记”,发表其他内容则不受影响。
如今,李庄已几乎摆脱了这样的困扰,而“后‘黑打’时期”,遗毒清理卓见成效,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资产,大到公司股份、房地产,小到汽车、金银首饰、文物字画,都逐一得到返还,体现了将“清毒”回到民间、落到实处的纠错态度。面对现今中国的政治形势,李庄认为任何政治改革都要经历权力斗争,都要有人头落地,善和恶是相对的,但只要固守人类普遍的良知,就能够逐步建立起更满意的制度。
寄望习“扫黑除恶” 阐释习薄差异
今年年初,全国展开“扫黑除恶”行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指出根据习近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薄熙来当年的“打黑除恶”到如今习近平领导的“扫黑除恶”,有何不同之处?李庄坦言,薄熙来当年的“打黑除恶”瞄准的是民营企业家的钱,而如今的“扫黑除恶”主要针对的是共产党基层政权的腐败问题,包括贿选、地头蛇垄断等,例如很多乡村、街道对外来产品收“保护费”的现象,都是打击对象;除了打击方向上的不同,打击方式也有显著差异,包括起诉状的描述、证据的罗列和指控的方式,都不再是“薄王”那套手段,反而有望促进法治建设。
李庄说,法治进程应与人类的法治文明同步,也早晚有同步的一天,“薄王”执政期间,开了违背人类法治文明的倒车,现在则是加快步伐、迎头赶上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