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 内地人开冰室主打港味业绩反涨? 业者:冇港人真系唔得
近年“消费降级”成为一热门词,在竞争激烈的内地餐饮业更是明显。今年8月,太二酸菜鱼客单价跌回七年前,登上热搜,鼎泰丰宣布10月底陆续关闭华北14间分店,餐饮环境竞争激烈下,与香港相邻的深圳却有不少餐饮业持续火爆,其中不少内地老板开设的港式冰室更是业绩平稳上升,拓展多间分店,他们也不讳言是受到港人北上带来的红利影响,不过他们认为“平价”和“价效比”才是成功关键。
而港人不只在深圳商场消费,开关一年多许多港人也到访许多口岸附近的市场和小吃摊捧场。《香港01》记者采访到在蛇口市场卖鸡给港人十几年的深圳摊贩黄先生,他称深圳多年来都靠港人帮衬,其实现在也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话没有香港人真系唔得!”
港式茶餐厅成为深圳餐饮黑马?
今年年初,《香港01》在KK TIME采访凯乐里冰室的职员秦小姐,她当时表示正在努力学粤语,冰室也预计要进军COCO Park。
9月份,秦小姐已经成为凯乐里冰是在COCO Park分店的经理,她分享,比起火锅类、烧烤类这些在今年暑假业绩不如以往,他们冰室在深圳业绩却是平稳上升的,港人的北上消费是关键之一。
秦小姐称,就他们在门店来说,港客占偏三成到五成,30%到50%,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因为香港人都喜欢来这里(深圳)逛街购物打卡”。
消费降级?平价冰室靠上班族和港客帮衬业绩涨
秦小姐分析,平价港式冰室在深圳假日有港人帮衬,平日则靠价格实惠吸引附近的上班族,价格是一大重点,“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我们小餐价格很占优势,大餐平均人均200、300多都有,我们就几十块来讲,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家庭都消费得起。”
秦小姐也表示,内地餐饮业的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她举例,日前有一间价位较高档的餐厅在COCO PARK歇业,而COCO PARK则开启了一条新的小吃店,“便宜服务好是他认为在竞争餐饮业能活下去,并且在大湾区开设多间分店的关键。”
秦小姐补充,其实有很多人消费注重的不是价格的问题,“他吃的就是一种服务,像海底捞他是不是一直以来生意挺好的,你看人家吃的是服务,像我们这种小餐一直以来是一样的,要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哪怕他有一点满意他就会回来。”
不认同消费降级? 克茗冰室老板:年轻人追求精致抠门
另一间港式茶餐厅同样也是在餐饮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克茗冰室的创始人陈英其从水围村的一间小店出发,2019年开始在深圳陆续开设40间分店,并于今年5月在尖沙咀开店,带着“港式美食”反攻香港。
有趣地是,陈英其不担心消费降级,他反而认为年轻人的讲求价效比的消费方式,并非坏事。
陈英其分析,现在的95后00后,讲究价效比不将就,“我花100就要有100的价值。想要好的,要真的,不是没钱,是因我们要选择好多嘢”,他认为年轻人奉行一句话就是“精致抠门”,“我要好,又要抵。现在就是好的时机”。
陈英其认为危机就是转机,“我一路都觉得,危机危机,有危险就有机会现在因为很多铺做不下去,那漂亮的铺位就让出来,就有机会了。”
谈到港人北上的影响,陈英其表示特别是靠近深圳口岸一带的餐厅感受特别明显,他们靠近口岸的几间分店,港客甚至高达50%,其他分店也在通关后业绩上升,“明显有上升,都有20%以上就是港人北上带来的红利。”
近年香港餐饮业出现结业潮,对此,陈英其则认为香港餐饮业还是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香港人做事认真,有些老师傅ㄧ生只为做一件事,我很佩服这种态度”,而内地的餐饮业则胜在食材新鲜,和行销手法创新。他表示,自己餐厅也雇用香港老师傅,希望能保留地道的港味,“味道还是老的好”。
深圳餐饮业靠港人并非新鲜事?
谈起北上消费,通关后一年多,港人不止在口岸附近的百货和商业城消费,市场和小摊贩都有港人的踪迹。以前在深圳蛇口市场附近卖鸡的黄先生,女儿也在一年多前投身餐饮业,在深圳蛇口开设了甜品和粽子店“姐妹手作”,也颇受港人喜欢。
黄先生也提到,这几年景气不太好,餐饮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其中距离口岸远一点的餐饮业冲击更多,“可能离关口远一点没有香港人的地方,就会(生意)差一点。就像蛇口市场,以前疫情的时候没有香港人生意差很多。”
黄先生进一步解释,“你系一日做2000蚊生意,起码都有500 600、700系香港人,香港人不来就少30-40%的生意”,他又指,通关后生意恢复很多,但其实港人北上的风气仍旧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就话没有香港人真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