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消费? 法学教材设46个收费QRcode 学生学新知识需付费惹议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10月16日,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表示,《宪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重点教材,但有学生发现,一些知识点需要扫瞄教材中的二维码付费才能解锁,每个知识点收费3元。出版社回应称,设定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防盗版,正版新书使用者免费。

《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该名教授介绍,有法学院宪法老师表示,“宪法学知识还是蛮值钱的呢,一本47.8元的教材,中间设定46个收费点,每个收费点3元,总共138元,它甚至比教材本身的价格还要高,超过书的价格差不多快3倍”。

教授表示,有学生扫瞄教材中的二维码,发现知识点要收费,“我们老师一般都不扫这个东西,一扫才晓得它是收费的。我每一页都翻了,一页一页地数了,我核对了的”。教授认为,这实际上属于隐形消费,学生使用教材是有支付教材费,但阅读知识点又要额外加钱,显然是“挖空心思收费”。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透露,一本法学教材有46个收费二维码。(华商报大风新闻)

对于前述问题,10月16日,华东政法大学的教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不同的课堂用不同的教材,但所有教材都符合学校的教材审核流程,并表示可以向领导反馈核实相关情况。

据介绍,扫描该书中“拓展阅读”二维码后显示,“正版新书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图书封底处的防伪码免费访问本条资源。如果您手中的不是新书,也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取本条资源。支付成功后,不支持退货退款”。该页面显示价格为3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透露,一本法学教材有46个收费二维码。(华商报大风新闻)

另有媒体报道称,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编辑回应表示,“拓展阅读”部分的资源对于新书使用者都是免费,只需输入图书封底处的防伪码即可,设定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防盗版,“一本书只能系结一个手机号,二手书可能就系结不了”。目前正在与技术部门联络,协商后期如何完善这方面情况。

网民睇法:

这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文人取材真“斯文”啊!
就说一本书上,有46个收银台!
看个书到处是二维码 第一次长眼
谁说知识无价的。呐,那不是明码标价吗
初衷防盗,后期防学。得给钱
我买的是教材,上课阅读,想看还得拿手机扫码,那上课大家都拿手机上课不就完了,还用书本干嘛?关键扫码还收费
加入一大堆收费二维码能防盗版?标价不到50元的书,学生扫码完的话共需付费130元,这能让盗版商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