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前领袖宋彬彬美国去世 曾为毛泽东戴绣章 晚年公开忏悔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文革期间的红卫兵领袖宋彬彬于美东时间9月16日于美国纽约逝世,终年77岁。宋彬彬曾因为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戴上绣著“红卫兵”三字绣章而闻名。晚年,她对中学副校长卞仲耘之死公开表示忏悔,引起热议。消息人士向陆媒透露,宋彬彬去世后不会举办任何纪念活动。

9月17日,宋彬彬生前好友引述宋的妹妹的消息称,宋已于纽约时间16日周一的凌晨0点20分于家中与世长辞,又指宋走得安详,并无痛苦,她去世后不举办任何纪念活动,希望能够平静地离开,毋需再劳驾各位亲友故旧拨冗参加告别式等活动。

宋彬彬在美国去世。(新京报)

宋彬彬的父亲宋任穷为开国上将,曾在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与邓小平手下担任要职,因此宋彬彬是典型的“红二代”。文革期间,当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的宋彬彬成为了红卫兵领袖,在1966年6月2日率先在学校贴出大字报,攻击学校高层。

当年8月5日,即“红八月”期间,时任该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正是被该校的女红卫兵们打死于校中,成为文革期间在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值得一提的是,在Netflix原创科幻惊悚电视剧集《3 体》中,开篇有著红卫兵打死教授一幕,让部分人联想起宋彬彬一事。

卞仲耘被女红卫兵们打死于校中。(Wikimedia Commons)

而让宋彬彬扬名于外的,是同年一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上。当时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为毛泽东戴上绣著“红卫兵”三字绣章,并答复毛泽东自己名叫宋彬彬。之后,毛泽东问她是否文质彬彬的“彬”,宋彬彬答是,毛又回“要武嘛”。于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

同年8月,《光明日报》发表署名“宋要武(宋彬彬)”的《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一文,随后获《人民日报》转载。文章称:“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了个有伟大意义的名字。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

年轻时的宋彬彬。(Wikimedia Commons)
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为毛泽东戴上绣著“红卫兵”三字绣章。(Wikimedia Commons)

不过随著国家出台文件解散了红卫兵,宋要武也在红卫兵的权力斗争中失势,并在80年代初赴美国留学,先后取得了波士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以及麻州理工学院同专业的博士。1989到2003年,她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环保局任环境分析官员,后来也加入了美国国籍,长年生活在美国。

2014年1月12日,宋彬彬与几位“老三届”学生给卞仲耘的雕塑鞠躬默哀,并提到:“我对卞校长的不幸遇难是有责任的……担心别人指责自己‘反对斗黑帮’,没有也不可能强势去阻止对卞校长和校领导们的武装。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她又指,自己对这个道歉的机会盼了很久,“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今天你们也看到了,老师很多都80多90多了,再不道歉,就没有机会了。我希望我们的道歉老师都能看到。有的老师已经走了,我不想留下更多的遗憾”。她最后提到,只有真正的反思才能走得更远。如果不从根源上认识,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所以需要对整个文革的思维和基因进行认识。

2014年1月12日,宋彬彬与几位“老三届”学生给卞仲耘的雕塑鞠躬默哀。(新京报)

不过卞仲耘丈夫王晶垚对此发表声明,强调在真相大白之前,不接受虚伪的道歉。北京退休文学教授崔卫平亦曾表示,“考虑到她(宋彬彬)的身份,这还不够。她在红卫兵中是个重要人物,对她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高。说自己目睹了一场谋杀,之后又说自己不知道凶手是谁,这毫无意义。”

而王晶垚亦已在2021年8月29日去世,始终未能等到杀妻凶手被严惩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