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圈内衣割伤染食肉菌昏迷8天 女子切乳房保命!穿戴胸围4大贴士

撰文: 医美Easy
出版:更新:

为了维持胸型,很多女生都会选择承托力较好的钢圈内衣,但一不小心或会酿成恐怖意外!一名53岁苏格兰女子Sylvia Halcrow,去年5月被胸围钢圈划伤右边乳房位置。她起初因伤口细小未有在意,但其后伤口竟肿胀化脓;就算服用医生处方抗生素也没有改善,疼痛反而愈加严重。

53岁苏格兰女子Sylvia Halcrow被胸围钢圈划伤右边乳房,不幸感染食肉菌。(图片:Shutterstock)

Sylvia察觉情况有异,便主动前往急症室求诊。当时护士见她脸色苍白,急忙为她注射止痛药及进行一连串检查。医疗团队在数日后才诊断出她因细菌感染而患上“坏死性筋膜炎”,影响皮下组织及周围肌肉之余,部分器官甚至开始衰竭。

二度手术切除受感染组织

医生利用药物引导令Sylvia进入长达8日的昏迷状态,期间二度为她进行外科手术,清走感染“食肉菌”的坏死组织,其中包括部分右边乳房;更在身上留下足足有15吋的疤痕,由腋下一路延伸到肋骨。

手术后留下一道由腋下延伸到肋骨的15吋疤痕。(图片:SWNS)

转用无钢圈胸围以防万一

最重要是我仍活著,在这里讲述我的遭遇。

回想起这段经历,Sylvia坦言犹有余悸;虽然要切除部分乳房保命,不过所幸手术后身体状况稳定,她对此非常感激。由于无法肯定感染恶菌的源头,但她推算很大机会因内衣钢圈划伤而引起,所以认为“再不值得冒这个险”,决定从此转用无钢圈款式内衣以防万一。她住院3星期、回家休养4个月后便重返工作岗位。

正确穿戴胸围4大贴士

1. 认清胸部尺寸

选购胸围时必先认清自己尺寸,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沿著胸部最低位置绕一圈,就能得出下围尺码(即胸围所显示数字,例如:70cm、85cm),而沿著乳头位置绕一圈则会得出上围数字,再将上围减去下围来决定胸围大小(即A、B、C或以上等)。

选购胸围时必先认清自己尺寸,可找内衣店员帮忙量度。(图片:Shutterstock)

2. 留意胸围剪裁

胸围分为全罩杯、3/4罩杯、1/2罩杯等款式,女士不应以美丽性感的设计为先,而忽略胸围的剪裁是否适合自己胸型。买大一码未必能为胸部带来足够支撑,久而久之会形成乳房下垂;买细一个码或令乳房脂肪受挤压而引致变形。

全罩杯:可将胸部完全包覆,给予足够承托,防止下垂;适合胸部比较丰满人士(罩杯在E、F、G级或以上)。

3∕4罩杯:一般或胸部较小巧者可选择下厚上薄,可集中托高胸部,视觉上有丰满效果。

1∕2罩杯:由于包覆性、支撑度不够,不建议长期固定穿著。如果上胸不够丰满,就会显得有点空虚。

3. 定期换新

就算质量再好的胸围,穿戴、洗涤太过频密不但会变松变旧,更会影响承托力,所以最好每半年定期换新。另外,用手洗胸围可减少变形机会。

穿戴、洗涤太过频密会令胸围变松变旧,建议每半年定期换新。(图片:Shutterstock)

4. 学习正确穿戴方法

适当穿戴胸围的方法不单可改善体形,还能达到美胸效果。首先,身体要微微向前倾;双手套入肩带扣上最外格的背扣,随著胸围弹性变差才往里面一格扣。然后将胸部及腋下两旁脂肪轻拨到胸围内,使胸部集中坚挺。再调整肩带,肩带应预留一只手指头位置。

坏死性筋膜炎严重可致命?

据卫生署资料,坏死性筋膜炎(俗称“食肉菌感染”)可由多于一种细菌引致,包括:甲类链球菌、创伤弧菌、克雷伯杆菌属、梭菌属、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细菌通常透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受感染后数小时可能会出现四肢疼痛、发冷、呕吐等,患处亦会发热红肿,甚至有溃疡、水泡或黑点。扩散时不但能破坏组织,导致肢体损失,严重情况更可致命。